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光明日报】北京农学院:开好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

时间:2024-02-18 作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董城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浏览:

“谁说‘自找苦吃’不幸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赵波副教授团队的学生自豪地说。由赵老师带队,一批批研究生、本科生奔波在京郊田间地头“自找苦吃”,开展甘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用5年时间实现了北京地区甘薯新品种更新换代,产量翻了一番。这只是北农师生到乡土中国深处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的一个缩影。

北京农学院作为一所市属农林院校,始终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中心,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立足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通过建设乡村振兴“大课堂”、搭建乡村振兴“大平台”、汇聚乡村振兴“大师资”,开好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组织引导师生在田间地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扎扎实实做到“把论文写在京华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

建设乡村振兴“大课堂”,厚植学生爱农情怀

2023年,北京延庆区韩郝庄村绿色有机草莓产量由此前的亩产不足4000斤到超过9000斤,收入翻番的果农喜笑颜开:“感谢北京农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让我们尝到了科技的甜头。”该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师把研究生课堂搬到了农民的果园里,将草莓、葡萄、软枣猕猴桃等特色小浆果的引种选育、绿色栽培等现代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走到田间地头,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这样的学习方式确实事半功倍。”一名参与实践的研究生高兴地说。

全校本科生也纷纷到“三农”一线的“大课堂”受锻炼、长才干。学校创新开展多元制递进式“3+1”人才培养模式,专门拿出1年时间组织全体学生走出校园,在田间地头、场站基地、农业企业等“大课堂”中进行“摔打磨炼”,厚植“三农”情怀,增强实践本领。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决赛中,学生申报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等一批取材于田间地头火热实践的作品获奖66项,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学校通过组织开展新生入学劳动教育、师生同种一片责任田、四季丰收节、“尚农”文化节等一系列有农业特色的“大课堂”,教育引导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本科生涉农专业行业内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

搭建乡村振兴“大平台”,增强学生强农兴农使命担当

“我们的中华蜂蜜含有丰富营养成分,适合在干燥寒冷的冬天食用。尝一口,甜而不腻,过节串亲戚带上它,倍儿有面儿!”2024年1月,北京农学院科技小院的一位学生正化身“带货主播”,帮助蜂农销售成熟蜜。

近年来,学校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帮助房山区蒲洼乡蒲洼村蜂农建设智慧蜂场,“我们依托专业优势研发智能蜂箱,创建‘E窝蜂’公众号,帮助蜂农增产并拓展销售渠道。”智慧养蜂模式如今已辐射蒲洼乡8个村,为蜂农增收15万余元,助力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完成消薄任务,可谓硕果累累。

学校通过建设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博士农场、大学科技园等平台,推动校地、校企、校院协同共同搭建“大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把学校千亩农场、万亩林场以及300多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全部打造为行走着的乡村振兴“大平台”。2023年暑期,学校依托乡村振兴“大平台”,全面参与首都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共组织450支实践团队2500多名师生奔赴北京所有区和京外22个省市乡村振兴一线,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强化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学校入选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团队数量和获奖数量居全市高校之首。

用好乡村振兴“大师资”,练就学生兴农本领

“桃树采果后的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桃树的越冬防寒能力以及第二年的大桃产量和品质。我今天主要讲一讲这方面内容。”每年秋天,学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张卿副教授都要带领学生来到桃园中,为果农们讲授采果后的施肥、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果园里讲课,直观,老百姓好接受,学生们也能学得更快。”张卿笑着说。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乡村振兴“大事业”聚才、用才、成就人才,通过开展农业科技“揭榜挂帅”机制、农业推广教授聘任机制,组织开展“红色1+1”师生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对接共建,参与“百师进百村”“人才京郊行”行动等,组织广大教师把“大思政课”开在田间地头,讲给学生听、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干。学校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高程达教授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建平谷“生态桥”团队,开展桃枝废弃物转化有机肥技术集成与示范,使桃农化肥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每亩地为农民节省开支2000元。学校申报的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案例连续3次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连续两届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广大师生通过一堂堂有特色、有深度、有成效的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增长了强农兴农的能力本领。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学校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打造具有‘首善标准、红色基因、北农特色’的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努力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得好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强国建设、北农何为’重要时代课题。”该校党委书记赵锋表示。

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f232dcc328cd471bb63005b6ffeb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