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200名同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首都教育系统共22名教师入选,其中高校系统8人入选,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湘宁教授获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
陈湘宁,女,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现为北京农学院农产品加工保鲜与流通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带头人。曾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餐饮领域食品安全保障联合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长城学者”,获得多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陈湘宁一直致力于鲜切果蔬保鲜技术及安全管理研究。她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作为、服务大局,为冬奥会、大兴机场餐饮供应的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长期深入开展保鲜技术和专用包装材料研究,建立气调包装保鲜技术体系,可延长鲜切果蔬产品保鲜期2-9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起草我国首个即食鲜切果蔬生产许可细则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多个鲜切果蔬行业标准与规范,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为疏解非首都功能、减少垃圾进城、助力精准扶贫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成绩得到社会各方肯定。
她以科研反哺教学,悉心培育新型人才。自1996年到北京农学院任教以来,积极参与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承担多门课程教学,参编《食品原料学》和《食品标准与法规》等国家规划教材。她紧扣食品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动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她还运用产学研优势,积极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在企业设立教授工作站,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与支持,为食品产业发展及安全保障培养了大批专业骨干。不少毕业生已是行业带头人,成为空港航食配餐、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谱尼检测中心等食品企业和技术单位的中流砥柱。
她用技术护航冬奥会鲜切果蔬安全,保障冬奥会净菜供应。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食品安全保障委员会专家,陈湘宁参与了北京市科委“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与示范基地建设”冬奥会科研保障项目,为冬奥会鲜切果蔬的安全供应做足了技术准备。她立足冬奥会食品安全保障需求,对蔬菜中内源性兴奋剂进行深入研究,为制定冬奥会禁限用食品名录提供理论依据。参与冬奥会食品供应保障规范的制修定,为完善全链条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撑。她得知供奥小品种蔬菜供应遇到难题后,迅速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建立了针对小品种蔬菜的气调保鲜技术体系,保障了小品种蔬菜安全供应的同时贮藏期内营养保持更是达到了95%以上 ,成功保障了冬奥会的净菜供应,并帮助指导企业实现了核心区净菜数量和安全2个100%供应。
她致力于推广示范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将潜心研究的鲜切果蔬保鲜技术推广到河北省张北地区,帮助张北建立净菜加工扶贫车间,提供包括平面布局、设备选型、工艺优化、包装保鲜等技术支撑。冬奥会期间,该车间成为张北地区唯一的净菜供奥车间。团队的果蔬保鲜技术还先后在河北承德、沽源和赤城的多个基地得到应用,建立了由贫困地区向全国高端餐饮企业果蔬原料的供应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教授工作站等模式,除京津冀地区外,鲜切果蔬扶贫还在河南、福建、湖南等地得到推广应用,在全国范围实现鲜切果蔬种植、加工、销售的三产融合发展,为果蔬产区的精准扶贫提供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