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我校召开《北京农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

时间:2006-04-03 作者:都市农业研究所 来源:农学院 浏览:

2006年  4月  1日 上午9点,在教学楼B座209会议室,我校召开了《北京农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相重扬、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毛达如、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汝谦、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贵忠、中国农学会秘书长杨军、北京市教委规划发展处处长彭斌柏作为北京农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评审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我校党委书记孙尧东、院长王有年、副院长杜晓林、"十一五"规划办公室主任史亚军、科研处处长张志勇、党政办公室主任韩宝平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孙尧东同志主持。

        

 

党委书记孙尧东首先介绍了学校"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情况和规划的主要思路。他指出,在编制过程中学校积极发动师生员工参与规划的起草工作;由校领导班子成员带队,1年中2次对北京郊区10个区县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工作;紧扣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学校定位与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吻合;确定以"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为北京农学院"十一五"发展主要目标;今后将继续发扬我校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特色。

院长王有年作了题为《北京农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报告,就北京农学院"十五"期间发展状况、"十一五"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建设任务及其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与会专家听取汇报以后,反响热烈。评审专家组主任相重扬认为我校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提法很好,定位准确,坚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学校发展意义重大,注重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将使我校更好融入郊区,服务"三农";毛达如校长表示,规划在总结"十五"基础的上,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点,从目标上以发展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为主,切合实际。"十一五"期间保持在同类都市型农业大学中领先地位;张贵忠副主任指出规划整体具有创新思路,联系实际,体现了我校办学特色;杨军秘书长根据台湾及国外农业院校发展经验,提出院系设置如何适应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应成为我校规划中注意的问题;彭斌柏处长认为规划明确了我校发展思路,建议将北京农学院建设成北京市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事业发展的研究基地、首都新农村发展的服务基地。评审专家组秘书长王汝谦认为该规划系统清晰,定位准确,指导思想体现时代要求。

评审专家组经认真讨论和审议,形成论证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规划总体上体现了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都新村建设的需求,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所进行的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规划根据北京农学院自身特点,具有明显特色,内容科学、详尽、重点突出,符合学院发展要求,具有超前性、战略性、可操作性,但仍有一定不足之处。

专家们建议在规划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等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与首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以期得到多渠道的支持;在学科设置和建设方面应与学院总体定位密切结合,要充分满足首都农村发展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

党委书记孙尧东和院长王有年向专家们对我校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校将按照专家们高屋建瓴的建议将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以做好北京农学院今后五年的发展工作,实现学校面向北京郊区、面向北京农业现代化、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北京郊区现代化所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科技贡献的战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