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北京市平谷区启动了被专家称为“政府雇员制的大学生村助理制”,以10∶1的比例录取了32名村主任助理,一年后,32名村主任助理经考核全部合格。
2006年,北京市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公开招聘北京生源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及非北京生源的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担任京郊农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计划3年招聘8000名。
5岁,一个让人嫉妒的年纪。与同窗们不同,贾辉和王晓亮的25岁,在北京平谷的山村里度过。
3月31日,我走进了大山深处这两位大学生“村官”的世界。
1981年出生的贾辉是去年4月当上北寨村主任助理的。这个蒙古族小伙当初进入北京农学院学习的时候可能没想到,4年之后他又回到了农村。
见到贾辉时他刚从区里组织的建设新农村培训班回来。村头,几个村民围了过来,让他给讲讲红杏树的嫁接及防虫知识,讲了一个多小时,村民们才散去。贾辉带着我们来到了北寨果品研究实验室,六七十平方米的实验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实验工具和器材。看得出,这让这个学植保专业的年轻人很兴奋。
说到未来,贾辉讲起了几天前的一件事。村里的民营企业家李文权为他们装了空调,说你们来到这个苦地方,为我们做事,我也想为你们做点事情,希望你们能留在村里。说到这里,贾辉沉思了片刻,三年合同期满后怎么样,现在还说不好,不过目前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让乡亲们失望。
同是25岁的王小亮是个爱笑的女孩,眉宇之间透出股爽朗。她就是平谷人,首钢工学院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企业工作了两年,“那时感觉做的都是重复的工作,感觉被城市淹没,被时间淹没了。”到农村去是小亮自己的选择,起初父母想不通,觉得没出息,可小亮觉得这里是她的舞台,坚持当上了雕窝村主任助理。
小亮在村里是多面手,文秘、会计都是她。小亮最有兴趣的工作是协助村里开发民俗旅游,看得出她脑子里总在琢磨这件事。她给村里提建议修了一条上山的道路,还真吸引了不少游人上去游览。她还给村民们办了个民俗旅游知识讲座,合法经营、文明礼仪是第一课。这段日子,小亮一直忙着把村里一些民俗旅游的信息搬到互联网上,“还得教乡亲们会看信息,会传信息,这样眼界才广。”
小亮住在自己家,每天骑车上班要走10多公里山路。问她累不累,她说“骑车在乡间的路上自由飞驰,天高了,地阔了,那种感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