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英语四、六级英语考试是检验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2月26日,英语四、六级成绩正式公布。
“你四/六级过了吗?我考了489分,你考了多少分啊?”
“师姐,听说你的英语四级成绩很高,有机会给我介绍介绍经验。”
“统计一下,我们班有多少人考过了?让没考过的学生找找原因,争取下一次顺利通过?”
一时间,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成了北农师生关注的话题。考过的同学很受鼓励,准备更高级的考试;没考过的同学向考过的同学取经,暗下决心准备下一次考试。老师们则深入了解班级或学院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尤其英语老师,他们在关注自己所教班级通过率、为没考过的学生把脉的同时,更注重对英语教学的总结。
付出的越多,关注的才会越多。自学校2012年英语教学改革启动以来,全体师生对英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一次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后,都是总结经验、提升水平的过程。
2011年,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开始修订,同时对覆盖范围广、受众面大、需求层面多的英语教学进行深入改革。为全面适应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需求,学校英语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英语国家四、六级考试为抓手,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实施《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和《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全面实施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以来,学生英语水平取得了显著效果。2014年,2012级学生四级一次通过率比2011级平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中有9个班四级一次通过率达到60%以上。2015年,2013级学生四级一次通过率再次提高3.64个百分点,共有14个班级四级通过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实现了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即在“十二五”末学校大学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逼近北京市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近两年,学生在北京市和全国各类英语竞赛中频传佳绩,创出历史最好成绩。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0项,D类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北京赛区)三等奖5项;获得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华北赛区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获得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北京赛区三等奖2名。参与国际交流学习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仅2015年毕业后出国留学的人数比2014年提高了35.8%。
顶层设计,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英语教学改革前,部分老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状态进行调研发现:多数学生英语功底较差,缺乏英语学习信心,甚至有放弃英语学习的现象;50%的同学对英语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动性欠缺;40%的同学认为选择在国内工作,不会外语无所谓,学不好英语不会影响毕业找工作。这是当时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普遍状态。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让学生主动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是摆在英语教学改革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难题。
带着这样的难题,学校领导带领外语教学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河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兄弟院校调研,向这些兄弟院校学习借鉴英语改革经验。回校后,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顶层设计,以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改革着力点,建立和完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体系,制定了《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和《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全面实施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为了推进工程踏实开展,学校在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立“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指导委员会。校长任指导委员会主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副主任。从校领导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再到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每个人都有详细的英语教学指导任务,为学生英语学习提升保驾护航,
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最大的亮点在于构建了以大学英语为基础、高级英语为提升、专业英语为夯实、托业、雅思、考研为拓展的“四年不断线”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即大学一二年级实施分级教学,大学三、四年级分类教学,将大学英语、高级英语、专业英语、托业、雅思、考研英语内容融入到四年的英语教学和辅导中,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大一新生经常会问英语教师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分A、B、C班?A、B、C班有什么区别吗?”每一次问到孙淼老师,孙老师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解释:“A、B、C班是依据大家高考入学考试划分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各级制定不同的课表,授课内容是依据学生英语水平而确定的,进而更好满足了基础不同学生的需求,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A、B、C班的学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一定程度的微调,实行动态方式调动B、C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A班的学生有竞争和危机意识。实际证明,分级教学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的四级通过率皆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13级C班学生在2015年6月考出了历史最好成绩。大一、大二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后,外语教学部组织开设了托业、雅思英语、考研英语等辅导课程或选修课程,,为出国、考研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服务。
全校上下努力,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英语学习重在良好的英语环境。学校全面实施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一个重点工作就是集全校之力营造良好英语学习环境。而建立英语早读是营造这一良好学习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
从2012级学生开始,学校正式启动英语早读计划。所有一、二年级学生必须参加英语早读,早读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7:20-7:50,教务处、学生处、基础教学部、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与各学院形成合力全面督促英语早读学习。
每天早晨7点左右,去往教学楼的路上开始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走出宿舍,走进教学楼,找到自己的教室,用英语朗读开启新的一天。而老师们也一早从家赶来,与学生一起走进教室,时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督促指导学生学习。
早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逐渐接受认同、改掉惰性的过程。在启动早自习之初,部分学生反映说:“英语早读时间太早,起不来床。”很多同学询问:“老师,可以不上早读吗?”调查发现,不愿上早读同学占的比例不小。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形成共识,一致认为,英语早读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惯,能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品质,有利于学风建设,应通过多种措施让学生在英语早读中受益,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于是,一系列措施陆续实施:
建立由教务处、学生处、基础教学部、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英语早读巡视组,定期巡视英语早读学习情况,对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改进策略。
英语教师布置学生早读材料,早读期间走进教室对学生进行答疑辅导;
外语教学部定期播放外语调频台听力节目,并与网络与信息中心共同建立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将四六级英语早读材料上传至“i北农”微信公众号,学生可自行下载收听;
辅导员与班主任每天检查学生早读考勤情况,实行早读考勤通报制度,督促学生早读;学生会也行动起来组织学生自我监督小组,对学生早读和晚自习进行检查,以自我管理、自我巡视的方式督促同学们学习。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英语早读渐渐成了学校的一道最美风景,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培养起来。“今天因病没去早读,觉得缺了点什么。”一位同学在朋友圈里晒出这样的状态。
除了英语早读,激励机制的建立同样是营造良好英语学习环境的重要举措。学校设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专项经费,用于学生、教师、班级、学院奖励及有关支出。每次四六级成绩出来后,学校都会对四级通过率高的班级、宿舍进行物质奖励,并将其树为英语学习典型,深入报道他们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组织词汇、听力、写作和汉译英竞赛活动也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手段。学校每学期每类竞赛至少举办一次,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关注每一个学生,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2015年4月,离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有一个多月,英语四级模拟考试刚刚考过,在学校会议室,学校副校长范双喜与教务处、外语教学部和英语教研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英语教学分析会。针对学生四级英语模拟考试成绩,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英语四级模拟考试考了三次,分析会也开了三次。每开一次分析会,学生英语成绩的不足点就越具体,提出改进措施越有针对性,学生的英语成绩也逐步提升了。
学校从全局层面关注学生整体情况,英语教师则是更关注每一位学生。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英语老师在固定地点和时间为学生提供答疑辅导,每天不低于2小时。针对学生英语作文弱的现状,当面批改学生作文成了英语老师辅导学生的主要方式。从大二第一学期开始,杨晓丹老师坚持每周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平均每周的批改作文约50篇左右。在当面批改学生作文时,她对学生易犯的错误一一指出和点评,加深了学生的印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级笪莹艺入学英语基础较差,在马修地老师的辅导下,却以较高分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她的成功之道同样在于自我坚持和老师辅导。她课下经常找到马老师,让老师指导她英语写作,同时,她准备了100多篇模板作文,每次请老师帮忙划出5-6篇需要背诵的经典范文。
英语教学安排同样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外语教学部分别于开学、第八周、第十二周进行模拟考试。每次模拟考试后即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每个学生的强项与弱项,针对学生个体提出整改措施并付诸于教学。在每一位英语教师的手中,都有一份学生英语学习档案,这里记录着每一位学生的上课出勤、日常辅导、模拟考试、强项弱项等情况,在最终冲刺阶段,老师们都会为学生提出个性的学习策略。与此同时,外语教学部编辑了英语四级考试“绿皮书”,包括词汇、听力、阅读理解、写作、汉译英等应知应会内容,免费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得到英语练习的第一手资料,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只要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相信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学生的积极学习下,今年6月的四、六级考试一定能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