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劳动午报】扎根“三农”一线推广新技术

——记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赵波

时间:2022-08-25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浏览:

十余年如一日,他深入北京田间地头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足迹遍布北京郊区各个乡镇,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实现了北京甘薯品种的更新换代,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和甘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他就是被评为“北京市农村工作(2017-2021年)先进个人”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赵波。

推广新品种 甘薯亩产量提高到3000千克以上

十几年前,赵波做过一个种植户行为分析的调查研究,发现70%以上的农民最希望得到新品种的支持,其次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扶持。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赵波从那时开始立下志向,多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推广新品种、简化栽培技术工作,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增收。“农民最需要什么,我们就从哪里入手帮助他们。”他说。

2016年以来,赵波在北京郊区甘薯生产田中设置了新品种试验示范田,引进了烟薯25、普薯32等甘薯新品种,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

经过当地生产评价和市场反馈,密云区高岭镇石匣甘薯种植合作社确定普薯32为主栽品种,带动密云全区的甘薯品种更新。房山区甘薯新品种亩产量达到3000千克以上,形成以新品种为主、老品种为特色的甘薯品种搭配模式。在平谷区夏各庄镇,新品种的引用使甘薯亩产量由700千克提高到3000千克以上,每亩平均产值达到9000元。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一定要体现在农民鼓起来的‘钱袋子’上。”赵波说,“只有这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会更高,我们才能达到科技兴农的目标。”

经过2016至2020年前后共5年的努力,北京地区第五代甘薯新品种由点到面、由村到镇、由区内到市里全面更新,应用面积从2016年的不足5%发展到2020年的95%以上,实现了甘薯新品种在北京地区的更新换代,产量从1500千克/亩增加到3000千克/亩以上。

“甘薯新品种符合市场对鲜食品种口味和外观品质的要求,销售价格增加了,甘薯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显著提高。”赵波对这一结果倍感欣慰。

推广种植技术 甘薯亩产效益提高20%以上

甘薯新品种的推广和更新换代,要和种植技术的推广紧密结合才能效率更高。“当前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较少,村中多为妇女和老人,这就需要提高机械化来解放劳动力。”为此,赵波探索了甘薯密植浅平栽技术,利用调整种植疏密程度来控制甘薯形状,并将薯苗浅平栽入土中来增加结薯点从而提高产量。

但是新技术的推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开始他到农村讲课培训,年龄大的种植户并不认可这种技术,往往是专家前脚讲完课刚走,他们后脚还按照自己的方式种植甘薯。

时间一长,赵波意识到,种植技术的推广不能只通过讲课,还需要通过试验示范、现场参观、现场指导等手段,才能够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农户看明白了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于是,他干脆直接下田示范种植新技术,等到秋天甘薯成熟了,再带领大家看看成效。种植户们发现用他教授的种植方法真的可以结出更多果实,于是渐渐转变观念,开始接受新技术了。

为了提高甘薯的商品率和亩产效益,每年一到甘薯栽插季节,赵波就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讲解示范推广甘薯密植浅平栽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甘薯生产田的栽植密度由10年前的3000株/亩提高到现在的4000株/亩以上,密植浅平栽技术的应用率由30%提高到现在的80%。密植浅平栽技术使残次薯块比例明显减少,甘薯的商品率从70%提高到85%,亩产效益提高20%以上。

除了推广甘薯种植技术以外,赵波还致力于推广先进的冷床育苗技术,提高北京甘薯的育苗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北京地区成功推广了新型甘薯冷床育苗技术,通过设施选择、苗床建造、种薯码放、覆土厚度、温度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改进,使得薯苗百株重量从250克提高到500克以上,秧苗质量显著提高,能耗和污染明显降低。

与农民为友 每年100多天“泡”在一线

自从参与北京地区甘薯技术推广工作以来,赵波的足迹遍布北京郊区各个乡镇。近10年来,他累计下乡1500余天,开展甘薯生产技术培训79次,培训农民2800人次,调查甘薯生产单位24个,走访农户230余次;累计帮助生产单位和个人建设甘薯示范田27000亩,指导建设冷床甘薯育苗床4.5万平方米,指导建设甘薯贮藏库3座,推广新品种11个,推广栽培新技术3项。

赵波的农业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辅相成,多年以来共主持和参加食用豆类遗传育种科研课题12项,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项;主持甘薯品种筛选和推广科研课题1项。主讲《农事学》《农业推广学》《作物栽培学》等课程,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

让赵波坚持深入“三农”一线进行技术推广的,除了他对这项事业的热爱,还有农民对新技术的渴盼和对他的高度认可,他们从心底里认可他、尊敬他。

有一次,赵波在密云一个农村合作社开展培训。讲着讲着,他发现自己每说一句话,旁边的村民就比划一下,一节课下来估计手都比划酸了。下课后,好奇的他打听后才知道,那人是在用手语翻译给听障同伴“听”。“村支书告诉我,这位听障村民学会了这项技术,一天能挣八十块钱,自己的生活就有着落了。”听到这里,他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成就感油然而生,内心感到分外的满足。

现在,赵波每个月都会去农民的田里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村民目前的种植情况及需求。通过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他帮助到很多无能力、无条件外出就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收。让他感到骄傲的是,每次来到村里,村民们都会跟他聊聊种植的情况,有时还会拉拉家常,甚至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吃饭。他知道村民们已经不把他当成城里来的大专家,更像是对待身边的朋友,这让他觉得非常自豪 ,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服务“三农”的决心。

本报记者 任洁 通讯员 张丽萍

http://ldwb.workerbj.cn/content/2022-08/25/content_117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