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眼里,没有假期只有农时”。今年寒假,北京农学院组织数十个教师团队、数百名教师深入“三农”一线、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和培训。而这只是北京农学院师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北京农学院作为一所市属农林院校,始终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中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通过开好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组织引导师生在田间地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北农样板”,扎扎实实做到“把论文写在京华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强农兴农时代使命,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旗帜鲜明树正气树榜样树典型,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努力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首都高等农林教育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实践。
学校党委聚焦“教育强国、北农何为”“农业强国、北农何为”这一重要时代课题,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科学谋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2023年9月,学校胜利召开第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确定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六项举措”,部署了质量立校、学科领航、创新驱动、人才强教、改革赋能“五大工程”,吹响了启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前进号角。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主题,学校先后组织召开学科建设大会、科技创新大会、教育教学大会、新时代人才工作大会,制定实施“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十大举措”“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质量立校工程十大行动”“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方案”,把“路线图”细化为“施工图”“实景图”。
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学校党委着力打造具有“首善标准、红色基因、北农特色”的乡村振兴大思政课,通过建设乡村振兴“大课堂”、搭建乡村振兴“大平台”、汇聚乡村振兴“大师资”,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学校创新开展多元制递进式“3+1”人才培养模式,专门拿出1年时间组织全体学生走出校园,在田间地头、场站基地、农业企业等“大课堂”中进行“摔打磨炼”,厚植“三农”情怀,增强实践本领。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决赛中,学生申报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等一批取材于田间地头火热实践的作品获奖66项,取得历史性突破。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本科生涉农专业行业内就业率70%以上。
学校通过建设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博士农场、大学科技园等平台,推动校地、校企、校院协同共同搭建“大平台”。近两年,学校依托乡村振兴“大平台”,组织850支实践团队4500多名师生奔赴北京所有区和京外22个省市乡村振兴一线,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强化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学校入选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团队数量和获奖数量居全市高校之首。
学校坚持以乡村振兴“大事业”聚才、用才、成就人才,通过开展农业科技“揭榜挂帅”机制、农业推广教授聘任机制,组织开展“红色1+1”师生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对接共建,参与“百师进百村”“人才京郊行”行动等,组织广大教师把“大思政课”开在田间地头,讲给学生听、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干。学校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高程达教授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建平谷“生态桥”团队,开展桃枝废弃物转化有机肥技术集成与示范,使桃农化肥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每亩地为农民节省开支2000元。学校申报的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案例连续3次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连续两届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广大师生通过一堂堂有特色、有深度、有成效的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增长了强农兴农的能力本领。
科技赋能“三农”发展 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北农样板”
2024年1月,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平谷区、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等单位或组织先后向北京农学院发来感谢信,对学校师生在2023年服务乡村振兴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近年来,在党委坚强领导下,学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平台等资源优势,坚持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融合,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贡献北农力量。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工作实施意见》,按照“一手抓消除薄弱,一手抓巩固提升”的工作思路,持续对接帮扶16个“消薄”村,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种植养殖技术指导、品种更新引进,策划乡村特色旅游,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的中华蜂蜜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尝一口,甜而不腻,过节串亲戚带上它,倍儿有面儿!”2024年1月,北京农学院科技小院的一位学生正化身“带货主播”,帮助蜂农销售成熟蜜。房山区蒲洼乡的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地处自然保护区,中华蜂养殖历史悠久且生态环境适宜,具备规模发展蜂产业的基本条件。学校专家团队综合考虑当地劳动力老龄化特点和产业基础,研发智能蜂箱与数字管理平台,推广多箱体成熟蜜生产技术,让蒲洼乡一个蜂农平均可饲养100群中华蜂,单人饲养规模提高了50%,蜂农年收入翻了一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围绕北京种业之都建设任务,学校立足都市农林专业特色开展种质资源搜集、评价、筛选、培育与创制,建立配套繁育种植技术体系,实现示范推广规模化、优质化、科技化。学校拥有“北农103”“北农106”等5个豆浆特用大豆品种,在通州西集镇、平谷马昌营镇分别建立教授工作站推广良种良法,2023年示范应用1700亩,扛起粮食稳产保供责任。学校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的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20余个,其中“北农青贮368”成功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青贮玉米研究团队先后在新疆昌吉、甘肃临泽、北京密云等地建立教授工作站,在内蒙古、北京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新疆等春播区累计推广200余万亩,亩产达到5000公斤以上。
学校找准都市农业特色智库角色定位,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注入鲜活力量。依托北京市乡村振兴研究基地、北京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服务中心等平台,学校专家参与制定《北京市奶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政策文件,指导顺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协助怀柔板栗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承担昌平区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北京市“百师进百村”工作,9个乡村振兴策划方案被评为优秀策划方案,3个团队被评为优秀“百师”团队;76名教师成功入选北京市“千人进千企”产业特派员,5名教师获聘昌平首批农业领域“科技副总”,探索将高校资源聚集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制胜优势。
学校注重加强校地协同,推动落实学校与平谷、昌平、延庆、怀柔、密云等区政府全面战略合作。仅以平谷区为例,学校在平谷区布局建设12个科技小院、7个教授工作站,申报创建16个“博士”农场,在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新业态开发等方面持续发力,扶优做强特色农产品,为平谷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贡献“北农方案”。学校甘薯繁育种植团队在平谷区夏各庄镇创建甘薯工厂化育苗“博士”农场,把甘薯脱毒种苗繁育实验室建在生产一线,大力推广先进的冷床育苗技术,仅去年一年“博士”农场生产并销售优质甘薯秧苗900余万株,培训技术工人400人次,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500余人次,村民直接增收23万元,形成了“博士团队+村集体+农户”三位一体利益联结模式,凸显了鲜明的联农带农效应。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努力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得好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北农力量。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强国建设、北农何为’重要时代课题。”该校党委书记赵锋表示。
(北京农学院党委宣传部供稿)
http://www.chinareports.org.cn/index/news/4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