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先后公布了2025年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实景课堂”案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2025年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案例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我校报送的《“田间地头的大思政课”:大中小学“红绿融合”劳动育人实践案例》和《“红+绿”的实证课堂:农林院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改革创新》案例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实景课堂”优秀案例和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案例。

《“田间地头的大思政课”:大中小学“红绿融合”劳动育人实践案例》由我校思政课教师熊学艺副教授和教务处副处长李志敏共同组织完成,该案例着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将思政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创新性地实现思政教育与绿色劳动教育融合。该案例注重学段衔接,针对大中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特点,设计差异化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形成对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认识,致力于为社会培育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红+绿”的实证课堂:农林院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改革创新》案例由熊学艺牵头申报。该案例立足农林高校的办学特色和课程定位,创新性地提出“实证课堂”理念,围绕“实际、实用、实训、实育、实评”五个关键维度展开实践探索,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团队、课程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证化”构建,形成了“‘红+绿’的实证课堂,以实证架起“实践”和“理论”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吸引力和育人实效。
此次获评北京市优秀案例和示范案例,体现了我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深化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方面形成的特色和取得的实效。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打造“首善标准 红色基因 北农特色”思政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