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一消息至今令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以下简称“文化宫”)的工作人员们激动不已。文化宫所在地太庙,文化地位极为重要。太庙是此次北京中轴线申遗的15个重要节点之一,而太庙不仅拥有皇家祖先祭祀这样极为珍贵的建筑群,还有被誉为北京历史见证者和讲述者的“会呼吸的活文物”——714株古树,它们与古建筑一同构成并见证着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变迁与荣光。北京中轴线上分布着7000多株妙态千姿的古树名木,形成“六大古树群”,太庙内凭借714株古树的规模成为沿线第三大古树群。如何守护好这些珍贵古树,不仅关系到申遗的成功与否,更与北京的古都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相关。自1950年文化宫对外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文化宫的工作人员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着这些珍贵古树,这其中,发生了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本报记者近日走进太庙,为您揭秘太庙古树保护者背后的艰辛和付出——
古树一株都不能少
“2024年8月20日,是我正式退休的日子。在这个园子里我转了42年,所以,每株古树都像老朋友,有时间我就得回来看看它们。”今年60岁的张军,是文化宫园艺科技部的原部长,1982年参加工作就来到文化宫,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着他和同事们的青春与汗水。张军带着记者在园内像往常一样巡视,同时一一介绍着自己的“老朋友们”。“文化宫开放伊始,这里的古树是714株,到现在仍然是714株。一株也没有少!”张军的语气中饱含着深情和骄傲。
图为明成祖手植柏
文化宫坛墙四周的柏树是太庙古树群的最大亮点,大多数是明代太庙初建时所植,少数为清代补种,其中九龙柏、明成祖手植柏、树上柏、太子林等最为有名,这些古柏千姿百态,浓密苍翠,绵延成林,环绕太庙古建群,与黄瓦红墙交相辉映,形成庄严清幽的环境之美。太庙的树龄最高者已有600多岁,最低者也有200多岁。张军介绍,著名的有明成祖手植柏,相传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按“左祖右社”规制建成太庙以后,在此处亲手所植。柏高13.5米,树干径围5.5米。至今枝叶繁茂,茁壮挺拔,独领群柏之首。
张军(左)和朱江(右)正在检查古树复壮井情况
“太庙的古树,见证着北京城的历史,传承着古都的文脉。”张军表示,北京中轴线上的古树名木多为人工栽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学价值。几代文化宫人始终精心守护着这些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他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1950年,中央研究决定将太庙作为劳动人民的文化活动中心,筹备组进入后发现园内荒草丛生,病弱的古树树冠成了乌鸦群的家。于是,筹备组办起了腰鼓培训班,让工人们每天在园子里打腰鼓,终于把乌鸦吓跑了。他们还组织人把全园的荒草拔掉,清走垃圾山,荒芜的太庙才可以开门迎宾了。此后,在物质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文化宫也组织专门力量通过定期巡视,按照树木生长周期采取施肥、喷药、修枝等措施,确保了古树群的整体养护。近些年,根据《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规,文化宫不断制定完善古树保护日间(夜间)巡视记录手册、古树保护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启动了文化宫古树复壮工程等养护专项工作。为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及申遗后的有关工作顺利展开,文化宫更是在大力腾退非文物建筑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古树保护力度,制定了“古树及古树群落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通过进一步改善古树生长环境、恢复古树树势、对衰弱濒危古树积极采取复壮抢救等措施,确保古树“一株都不少”。在这群古树守护者的执着坚持下,太庙714株古树在黄瓦红墙间苍翠不尽复年年,持续传递出北京中轴线独特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密码。
有一种光荣叫做“守护”
在文化宫,园艺科技部是专门的“古树医院”,对园内植物的巡查、养护、救治是他们日常的主要工作内容。今年35岁的工程师王竟,就是这里的“古树医生”之一。从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方向毕业的王竟,来到文化宫从事园林古树科研工作。她始终记得入职时,张军叮嘱自己的话——“太庙的古树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守护,如今传到我们这一代,必须做到一株也不能少。”翻开王竟的工作日志,上面详细记录着今年上半年古树保护的工作内容:全园古树及大树药剂喷施工作5次,摆放古树虫害诱木共350根,悬挂天牛、国槐小卷蛾、小木蠹蛾诱捕器等22部,完成园内春水及常规灌溉工作54次……王竟介绍,土壤养分流失、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古树的健康。这就要求她和同事们必须及时掌握古树群的动态情况,精准施策,即时处理。近年来,他们利用数字化赋能,实现“一树一档”,动态记录每株古树的生长状况、养护内容、修复措施,强化精细管理;他们还针对不同树种不同区域位置,采取“一树一方案”的措施,对古树进行支撑、加固、复壮、修复,确保每一株古树处于可控的健康状态;他们针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通过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手段,增加病虫害防治力度,实现全园病虫害的总体可控。
用繁茂枝叶联结历史 留住中轴线的文脉记忆
张爽在文化宫工作已经20多年了,植物保护、古树养护、树木断枝风险处理等岗位都干过,还曾在市园林绿化局参加专业学习,日常负责古树的巡视等工作。在巡视中,他时而仰头观察每株树的树枝、树叶,时而蹲下,贴在古树复壮井口仔细观察树木根系情况。看起来不算长的两三千米日常巡视路线,一趟却要走上一两个小时,而这种巡视每天都至少要完成两次。
▲雨后,张爽(右一)带领团队对古树进行巡视
“树不能说话,但和人一样,生病了就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古树的健康状况会通过树干、叶子、树皮等表现出来。”张爽一谈及古树的保护就会打开话匣子——在巡视中,他会重点关注濒危古树、衰弱古树的情况,以早春、初夏、秋季和晚秋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时间点,在巡查过程中时刻关注病虫害变化。张爽和同事们坚持以“防”为前置、“治”为措施的原则,如有情况,第一时间启动救治预案,结合不同古树采取复壮井、地下环境改造、支撑、抱箍、树洞修补、修剪、防腐等复壮保护措施。“古树就像一面面历史的镜子,在年轮更替中为人们留下一片片宝贵的记忆。”张爽说,“古树守护者的工作就是为城市和后人留住这些‘活态文物’。”绿色,不仅是生态的象征,更是幸福的底色。对此,文化宫园艺科技部古树保护负责人朱江感叹道:“古树生命力坚韧顽强,生生不息的精神令人敬畏。它们可以联结历史,凝结共同的情感记忆。作为太庙的古树守护人,我们要用繁茂枝叶留住北京中轴线的城市记忆,为子孙后代留住这抹绿色文脉。”古树枝柯少,枯来复几春。金秋时节,记者再一次来到太庙古树群,漫步树下,犹如“在与几百年前的古都对话”。旁边,孩子们正围着一株古柏观察,一堂北京中轴线文化课正在树下进行。孩子们时而环顾,时而仰头,迎着阳光,让一束束光透过古柏树叶的缝隙,斑驳的光影洒在身上,风穿过树盖飒飒作响,仿佛传递着来自历史深处的年轮回声。
太庙里的古树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