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甘肃金昌正式开赛。来自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侯文锐同学在雨中奋力奔跑,以1小时27分14秒位列女子组第十名,并凭借此次成绩获中国田径协会授予的“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侯文锐,好样的!


此次赛事作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可达级赛事”,从一开始就充满挑战。金昌1500米的海拔使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平原低约15%,给呼吸调节带来巨大考验,持续的降雨更让赛道湿滑难行。
比赛当日,现场气温仅12℃,湿度高达97%,低温与潮湿的环境不仅容易导致肌肉僵硬,更会加速体力消耗。“全程必须高度专注于对节奏的控制,稍不留神就可能失衡。低氧环境下的呼吸调整也比平时难得多。”侯文锐赛后的复盘道出了这场比赛的不易。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长期沉淀的厚积薄发。暑假期间,侯文锐专程前往云南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专项集训,从呼吸节奏调整到体能分配管理,全方位提升适应能力。
比赛当天,面对突袭的降雨,她实行“分段配速”策略:前半程稳扎稳打,在低氧环境中调整呼吸节奏,避免过早消耗体力;后半程则在体能允许范围内合理提速,充分发挥场地赛积累的乳酸耐受与节奏把控能力。跑至18公里处,一位陌生观众高喊她的名字,为她加油鼓劲。“那份突如其来的善意和鼓励,瞬间给了我满满的力量。”


作为学校田径队核心成员,侯文锐曾斩获首都高校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5000米、1500米银牌,并两度刷新赛会纪录;至今仍是学校运动会3000米、5000米纪录的保持者。从场地赛转向半程马拉松,她以长距离慢跑筑牢耐力基础,用间歇训练兼顾速度,在不同路况中打磨配速技巧。


她把这份坚韧与专注同样应用在学业与实践中,书写出漂亮的青春答卷。她获2023-2024学年校级一等奖学金,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怀柔板栗良种宣传和推广示范,并获2024年校级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二等奖。

“运动成绩的提升与植物生长一样,都需要持续沉淀,不能急于求成。”作为一名植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侯文锐始终秉持这一信念。
她从不追求“速成”,而是像作物生长般摸索体能训练规律:不盲目增加高强度训练,而是根据状态逐步增量;哪怕是基础的拉伸、核心训练,也如同给植物浇水施肥般每日坚持。
备战期间,她曾两次遭遇瓶颈:赛前1个月的体能平台期,让她连续两周长距离跑后恢复缓慢;临近比赛时,对亚高原环境的担忧带来心理压力。但她并未急躁,而是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增加瑜伽、游泳等主动恢复项目,通过复盘训练数据捕捉细微进步,在教练与队友的鼓励下逐步走出困境。
获“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的侯文锐坦言:“这份荣誉是既是认可也是激励。下一步我将把重心回归场地赛,在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与全国赛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努力为学校争光。”
她在学业、实践与体育赛道上稳步前行,用行动诠释“有梦就勇敢去追”的信念,在沉淀中生长,在突破中绽放,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