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总支书记
9月7日,在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院长王慧敏与新生分享了“厚德笃行、博学尚浓”校训的深刻内涵,向全体新生提出殷切希望,成为2016级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她希望全体新生德才兼修、知行合一、博采众长、学农爱农。开学以来,学校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帮助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
思想引领: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把研究生入学第一课搬到了门头沟区黄安坨村。新生来到黄安坨村后开展的第一项活动是由研究生为老区村民进行通信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一对一的解答。老师同学们和村民热情亲切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信息化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夸奖。
紧接着,大家来到了黄安坨村毛主席批示纪念馆,参观了馆内陈列,在引导员的讲解下,大家了解了这个村子的历史。随后,大家一起前往毛主席雕像,清扫广场、擦拭雕像,全体师生在主席雕像前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
“举办这样的活动,激发同学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精神,特别希望能够给新同学一次有意义的党建、业务教育,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农业信息化专业的研究生,一定要时刻记得自己的服务对象是基层群众和三农,要深入基层、到农村去,去了解农民的生活和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计算机学院院长徐践说道。
随着新生引航工程的深入开展,学生处还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国防教育、读书读经典、社会实践、新生心理测试等系列活动,使大学新生树立信心,为精彩的大学生活夯实基础。
价值引导:老师的指导让学生少走弯路
研究生处处长何忠伟在入学教育会上,围绕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对研究生新生提出了要求“明道,尊师,修行,读书,宽容与感恩”的要求。“‘道’是让学生明辨是非,尊师是中华传统美德,研究生是导师学术的延伸和价值的体现,要构建尊重、理解、创新、包容的师生氛围,修行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积累,读书得以开阔视野,益于人生,学会宽容和感恩形成个人高尚的品格,用感恩与宽容来呵护自身的成长。”
在植科学院2016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导师制解读大会以及2016研究生学籍教育大会上,副院长董清华在与新生面对面交流时提到“学”与“行”两个方面。“学”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行”就是要增强行动力,行走于社会以及坚信我能行的“三行”有机统一。在经管学院2016级新生专业教育会上,院领导对对新生提出了四点期望:主动适应、活在当下、规划未来、快乐和谐。
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胡勇教授通过对2016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解读,让社会工作系的新生们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教育体系、就业方向,理论前沿和动态发展等系列内容。胡勇老师也特别指出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去关照弱势群体,为人民服务,展现社会工作系独有的“细雨润物”的专业魅力。
一位研究生新生说:“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必然有些不同,入学教育上全面的讲解,导师们高屋建瓴的指导,让我对研究生阶段的特点清晰了很多,这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精准服务: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落实我校新生引航工程各项活动,学生工作部积极与教务处、安稳处、校医院、图书馆、网络中心、后勤集团等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制定并下发了《2016级本专科新生入学教育安排》。按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总体安排,相关部门和各学院积极配合,学生处组织开展了学籍管理、安全防范、网络使用、图书检索等多项教育培训。各学院也结合实际,开展了新生家长见面会、校规校纪和法纪安全教育、感恩教育与诚信教育、学业规划及专业思想教育等活动。
很多学院的新生入学教育,从迎新就开始了。在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迎新现场,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奕松叮嘱学生们要注意安全,提醒班助们要照顾好新生,副院长马兰青建议新生在课余时间多进实验室与老师进行交流,鼓励新生积极阅读文献,提出并解决问题。建议新生一定要如有深造计划,从现在开始就要为考研做准备。
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新生家长会上,学院领导、专业老师和班主任与新生家长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详细的学业发展规划,未来的就业前景,学生的导学方向,方方面面的介绍给家长吃了定心丸。
开学第一天,各学院老师走访宿舍,了解学生情况,老师们仔细叮嘱学生们要好好注意身体,认真学习,尽早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与同学相处时要互帮互助,团结进取,并提醒同学们注意天气的变化加减衣服。老师们还提醒新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如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和辅导员、班主任,班助联系。对于上门推销及骗取钱财的人要提高警觉,不要上当受骗。很多学生表示:“老师们和爸爸妈妈一样细心和体贴,让我们感受到在校如在家的温暖。”
在今年的新生家长会上,家校共育也成为一个关键词,在动科学院新生家长见面会上,学院领导提醒家长在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关注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与学院共同培养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城乡发展学院新生家长会上,杨为民院长分享了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如何共同培养学生的一些心得体会,同时也叮嘱新同学德行要有约束、学习要有目标。
文法学院的入学教育会上,学院领导希望家长一起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关注他们的成长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学院共同努力培养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条件,但家庭始终是学生成长的坚强后盾,希望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了解情况,保持与辅导员、学校联络,帮助我们的学生迅速融入大学,能够独立生活,与学校共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副院长张彦敏说。
专业教育:打开大学学习之门
在植科学院迎新大会上,学院领导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概况,介绍了各专业的教授所研究的领域,并对各专业进行了解读。院长潘金豹介绍了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教学和科研条件以及主要教学成果等,使新生了解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概况和发展前景。在2016级新生专业教育会上, 副校长范双喜为园艺专业的学生讲解相关专业知识,亲切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了解。
为了让新生尽快了解都市型现代农业和自己所学专业,经管学院特邀北京市农业局科教处副处长肖长坤做客经管论坛,为新入学的研究生们介绍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定位与发展情况。
食品学院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会上,院领导从学院学科建设出发,全面的介绍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部现今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并生动的描绘了学院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前景。让每一位新生对自己所在的学院和学科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学院还安排老师针对实验安全做了讲解,强调安全意识是科研的基本素养,确保实验安全是重中之重,引导每位新生要养成科研安全意识。
国际学院针对新生重点加强了英语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学院将新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组十余人。大大增强了学习效果。副院长董磊说:“入学之初就注重外语学习,加大学习强度,将为学生大二正式开展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风景园林和林学两个一级学科2016级研究生5个专业的师生见面会及入学教育会上,学院领导介绍了学院研究生培养的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科研项目等情况。使研究生新生对课程学习、实践教学、论文工作等培养环节有了清晰概念,为今后的培养工作指明方向,学院安排导师与研究生全体新生相互熟悉;然后从“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差异”、“研究生培养环节注意事项”、“研究生毕业及获得学位条件”、“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及优秀论文审定”、“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等五个方面,对林学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培育、林业专硕3个专业的研究生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和培养教育,使研究生新生完整了解今后培养工作中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