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甘当学生成长的铺路石——学校召开学习习近平“五四”讲话教师座谈会

时间:2014-06-13 作者:宣传部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常常在反思自己,我如何在教书中育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我认为,作为专业教师,我们同样要在这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以刻苦学习的态度影响学生,用言行感染学生,用正能量宣传凝聚学生,用踏实的工作引导学生。”这是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李润枝在6月11日学校学习习近平“五四”讲话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她的发言引起了参会教职工代表的共鸣。

会上,大家纷纷围绕学习体会,结合自身工作,谈认识想法,分享工作体会。整个会议持续两个半小时,大家认为,这次座谈会,交流充分,讨论深入,思考深刻,收获颇大。党委副书记高东出席会议并与参会代表互动交流。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铁军主持会议。

专业教师要做“学问之师、品行之师”

“如何教书育人是专业教师永久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既是学问大师,也是品行大师。如何成为学问之师、品行之师应该是我们专业教师认真思考的命题。”高东在与专业教师交流时指出。

“多年的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知识丰厚了,品行端正了,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将更多的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基础部教师贾临芳从当前学生普遍用手机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同时提出,“应弘扬正气,传出正能量声音,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主页网推出的微视频《北京农学院,我们的家》就是很好的尝试。”

植科学院教师李润枝更是从切身感受中说起:“具体到我们学生,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应该是我们的责任。教师要在这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的学风,学风又有传承性。所以我们从自身做起,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榜样的力量规范我们新专业第一届学生的风气,这样良好的学风就能一届届传承下去了。”计算机学院教师姚山深有体会地说。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董虹也从自己带学生的经验谈到:“现在的大学生思想异常活跃,上课时会带着批判的眼光为老师挑刺,如果老师不提高自身修养和学识,很难跟上这个时代的变化,所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既是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对广大教师的要求。”

园林学院教师贾海洋在发言中提到,“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公民道德上下功夫。专业教师应给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放飞梦想的舞台,通过引导,尽力发挥出学生的优势特长,让他们爱上自己的专业,担当起应有责任。”食品学院教师徐广谦从班主任的角度,谈起了自己的理解:“专业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们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一线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手段和形式

“第一课堂的教书育人很重要,第一课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但同时要高度重视第二课堂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手段和形式,促使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实效。”高东在座谈会上指出。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赵晓萌当过教学秘书、做过办公室工作,现在又是负责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她对学生的教育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义丰富,具体到一线思政教师,总结说就是以学生为本,做好服务工作,增强学生大爱大德的培养。同时,要创新教育的手段和形式,为学生的梦想搭建平台,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生物学院坚持的专业教师对新生进行指导,就是让学生尽快熟悉专业领域,对科研产生兴趣。”

思政部教师路文联现场对学生记者进行调查互动,希望通过学生的真实反馈,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引导学生在大学四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同时脚踏实地,努力实现目标。

团委教师张思明、国际学院辅导员朱涛、文法学院辅导员李向楠、城乡发展学院辅导员张海玲分别结合自身工作,畅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日常工作的创新。张思明认为,应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的方式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朱涛认为,当前社会思潮对学生影响很大,应借助典型发出正能量声音。李向楠认为,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根据学院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式。文法学院用主题演讲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海玲提到了学院从加强班风入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很好效果。

服务管理岗位教师要用踏实的工作、人格的魅力影响学生

离退休处教师梁宝岩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说:“离退休工作处通过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从小事做起,逐步宣传、引导、影响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后勤集团教师李梦然是刚从北京农学院毕业的学生,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让他更能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后勤集团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为学生服务,搭建对青年学生有影响力的舞台。”

最后,高东鼓励各单位将自身特色与“五四”精神、“中国梦”主题教育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创造、锤炼高尚品格。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