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李华教授荣获“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时间:2010-05-17 作者:经管学院 来源:农学院 浏览:

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总支书记、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秘书长李华教授被科技部、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授予“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并在2010515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的第十届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作为先进工作者代表上主席台领取荣誉证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了科技活动周开幕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为科技列车巴中行科技服务队代表授旗;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代表科技活动周组委会致辞;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代表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宣布2010年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开幕。开幕式由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主持。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北京市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领导同志和来自首都科技界、教育界、文化界和中央、国家机关的代表近1000人出席了科技活动周开幕式。

此次共有全国171个集体和277人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称号。李华教授是20104月底被中国科协推荐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李华教授和我校组织部部长张铁强4月底被北京市科协推荐为“北京市科普工作先进者”。

 

李华,男,48岁,教授,我国首批农业推广硕士。现为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

李华教授积极组织和参与科教兴村、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村、科技扶贫、农业推广等的工作。李华教授从1984年开始,积极开展科技扶贫、中低产田开发、科教兴村、农村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基地等建设工作。每年平均有80余天深入到村,走遍北京郊区所有乡镇的1/4个村(近千个村),帮助北京郊区100多个县乡村撰写北京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示范村、农村科普社区、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建设项目报告;先后为上述县乡村的的5万多名农民和村干部作了有关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实用技术等报告二百多场,赠送和发放图书和资料5万余份,使所在村农民收入人均收入平均增加2000元以上。此外应中国科协的邀请,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李华教授20多次参加和组织一百多名专家到吕梁等中部地区、陕西等西部地区、东北阜新参加科技扶贫,受到中国科协的表扬。

李华教授积极参与和组织指导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民科学素质试点村、创新科普社区、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作为中国农技协副秘书长,积极参与和组织指导全国和北京“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民科学素质提高试点计划”的实施,先后为北京、广西、河北、浙江等20多个省市4000多名科协和农技协干部、农村基层农技协干部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培训和指导工作;同时作为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北京试点首席专家和农业部、中国科协农民科学素质北京试点村的首席专家,李华教授牵头组织专家帮助平谷区西柏店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科学素质提高规划,动员和组织中国农学会、北京农学院等的相关专家对村干部和农民进行30多次培训和指导工作,使西柏店农民人均收入由2005年底的7800元,增加到2009年的13000元,年均增长15%。西柏店的新农村规划被列为农业部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样本。农业部科技司邀请李华教授主编了《新农村规划设计100问》(被列进《现代农业技术10000个为什么》从书),后者被国家农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选为百部农民科学素质优秀科普图书。

李华教授长期积极参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科普理论研究。从九十年代中期起,先后参加中国科协、农业部、科技部等部委全国科教兴村理论与实践、中国农民教育发展战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国农民科学素质纲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评估体系、农民科学素质白皮书、农技协法律地位等20多项重大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

李华教授积极参与科普读物的编写工作。他主编和参与的农村科普读物有20余本,如《村庄规划与建设基础知识》、《新农村建设项目选择》、《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用技能》等。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