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发挥网络教育优势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副校长杜晓林就网络计费形式答记者问

时间:2009-06-08 作者:本报记者 高俊飞 特约记者 巨德慧 来源:农学院 浏览:
 

编者按: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应用,校园信息化、数字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各高校相继完成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校园网管理已经成为各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网络计费的认证方式和计费手段更成为热点问题。2009424院长办公会决定,从200951日起,学校对校园网注册用户免收开户费,网络计费由4/MB下调至2/MB。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我校主管信息化建设的副校长杜晓林。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校校园网建设历程。

  杜晓林: 200112月,我校正式启动校园网建设工程,2003321,正式在INTERNET上发布北京农学院主页,地址为www.bac.edu.cn;为更好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接轨,2006331,学校将域名改为www.bua.edu.cn,同时保留原有www.bac.edu.cn域名。2006,学校对校园网进行全网升级改造,提升了网络安全、认证、管理、备份等综合能力;2007年,进行“数字北农”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且个性化信息服务;2008年,加强了网络信息安全防御建设,提高了校园网的安全平稳运行能力;截至2008年底,学校已经建成万兆主干,千兆到汇聚,百兆到桌面的星形结构校园网络,覆盖了办公区、教学区、学生宿舍区、校内教职工住宅区等区域。安装网络端口3000多个。2009年,学校进行校园一卡通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

记者:目前学校网络计费采用流量计费的方式,请您介绍一下学校采用这种计费方式的原因?

杜晓林:我校校园网络平台优先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新农村建设服务。近几年随着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投入,学校的网络基本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技术先进、运行稳定的网络环境。学校实行按流量计费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是考虑到网络运行条件。比如网络设备情况、出口带宽条件的限制。2003年,校园网出口只有两个,分别是中国教育与科研网10Mbps带宽(国内)和北京教育信息网2Mbps带宽(国际国内)。如今校园网出口有三个,中国教育与科研网100Mbps带宽(国内) 、北京教育信息网10Mbps带宽(国际国内)和长城宽带100Mbps 2006年,学校对校园网从汇聚层到核心层进行了全网改造,提高了网络平稳运行的能力。学校网络运行环境的逐步改善使我们的网络计费标准逐步下调。经过测试和测算,学校把费用下调至2/ MB,同时免收开户费,这是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来调整的。随着学校网络运行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将继续降低流量计费标准。(上网费用是指访问国际互联网所收取的费用。登陆校园网,使用校园内的资源是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是考虑到流量计费是一种趋势。目前在北京的高校中,诸如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采用都是流量收费管理。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许多实行包月收费的高校也开始倾向于流量收费,并准备按流量收费的办法进行改革。这是现代管理理念倡导的管理方式。举个例子,以前学校的公共浴室采用洗一次2块钱的收费方式,很多学生不冲澡的时候也开着水龙头,这样水浪费很多。改为计量收费后,通过调查,用水量节省了一半,学校的投资大大减少。目前,公共管理部门基本上都采用流量计费的管理办法,比如燃气、自来水、用电等收费。可以说,按流量收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种管理方式。

三是考虑到按流量计费能起到引导师生正确使用公共教育资源的作用。高校网络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满足学习、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以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如果我们实行包月计费,就有可能导致许多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游戏看电影上,那么,学校将承担非常大的社会责任,家长会指责学校管理不善。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学校做了一次校园网出口链路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期间相当于包月性质。在此期间,出现了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我们的许多学生无节制地下载视频,高峰时出口流量近500Mbps,有个别用户三天下载130GB,可以看出,学校的带宽资源被少数用户掠夺性(压力测试期间)占用;第二后果是学校的网络出口拥塞瘫痪,使我校的外网访问速度十分缓慢,导致难以正常使用;同时,使校外人员访问我校主页的速度受到严重影响,学校形象遭受损害。而按流量计费却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记者:有同学建议,在计费过程中,能否设立优惠时段,如晚上12点到早7点收费较低,或采取梯度计费例如用的越多,收费越低。您认为这种建议可行吗?

杜晓林:流量越多收费降低这一点可以考虑,但也要看产生的过多流量主要是做什么用。优惠时段计费,从晚上12点到早7点这段时间,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是不赞成的,也认为不可行。原因有三。第一,影响大家的健康。现在是同学们长身体的时候,熬夜上网会影响身体健康;第二,影响他人。晚上12点到早上7点,是同学们休息的时间,如果有人这段时间在宿舍上网肯定会影响到别人;第三,影响学习和课堂纪律。我们学校课程安排的很紧,从大一到大三的课程较多。如果经常熬夜上网,第二天上课肯定没有精神,不但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质量,老师的教课质量与课堂的秩序也受到影响,这与我校提出的网络育人理念背道而驰。所以,我建议同学们,把时间安排好,不要熬夜上网,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记者:我们注意到其他高校出现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视频娱乐现象,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

杜晓林:出现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网络运营商的责任。网络运营商实行包月上网方式能获取很多经济效益。包月上网造成的一个主要后果是导致很多人把时间花费在上网上。另一方面,某些大学生自制力差,禁不住网络的诱惑,整日整夜迷恋于玩网络游戏,看网络电影。我就遇到过,我们学校某个系的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学习特别好,但是到了大三,他开始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最后没能顺利毕业,这也影响了他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鉴于此,我们更应加强网络的监管力度,引导我们的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育人作用。

记者:您刚才谈到高校的网络要发挥育人功能,我校采取了哪些措施强化网络的育人功能?

杜晓林:学校十分重视互联网的育人效用,对此,学校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不断加强网络的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等作用。

在发挥网络的教学育人方面。学校一是对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教务处等部门提供的教学科研的网络资源实行免费,鼓励学生下载这些网络资源,充分使用好这些资源,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知识。目前,我校的校内网络资源包含以下几类:视频教育资源库中有引进的以及自制的视频教育片4000多部集,内容涵盖学校各个专业;网络学堂有近200门网络课程供本校师生员工使用;课程中心有数门课程,图书馆有各种电子文献和期刊数据库资源。今后,我们还将不断丰富这些资源。同时,我也希望师生们能参与到网络资源建设中。最近,我们注意到,许多院系组织了一些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活动,组织这些活动需要上网查找知识,需要一些上网费用。在这里,我可以表态,这些费用以及用于教学和科研的网络资源下载费用,可以由学校来承担。二是学校注重网络课程建设。当前申报优秀课程以及申报北京市的精品课程的教学课件都已挂在校内网上,为同学们学习提供了便利。下一步,我们还将建立师生交流的网络平台,让老师和同学通过网上交流和答疑,也可以进行考试,进行网络教学评教。

在发挥网络的服务育人方面,学校将推行校园网一卡通工程。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网络,使师生手中的校园卡成为身份认证、电子钱包、信息查询的综合卡,使之能校内综合消费、消费统一结算和自助圈存,从而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在发挥网络的自律教育方面,学校实行校内网络实名制。国家公安部下达82号令要求校园网统一出!⑼骋蝗肟凇⑼骋还芾恚扛鍪褂谜叨际敌惺得啤?SPAN style="COLOR: black; LETTER-SPACING: 0.4pt">网络实名制成为高校校园网实现有效管理的方式之一,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培养师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师生文明诚信上网的基础。学校最近把图书馆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了统一出口、统一域名、统一入口,实现了每个同学上网的实名制,从而有效防范了同学在学校内出现网络上的违法、违纪行为,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