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
上午,在我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前夕,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王孝东在市农委副主任张贵忠,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郑渝,市农委经济发展处处长高云峰的陪同下来我校调研。此次调研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优势,更好地服务首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党委书记王慧敏、校长王有年、副校长郑一淳等学校领导与王孝东一行进行了座谈。

王有年代表学校向王孝东一行介绍了学校2008年工作进展情况和2009年的基本工作内容和目标后,重点介绍了学校服务首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战略思考:一是在学校都市农业研究所、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都市农业研究院,整合学校和全市资源,不断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为首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二是在学校昌平基地建设设施农业主题公园,不断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与模式,为北京设施农业发展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撑,起到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三是在“政、产、学、研、推”的基础上深化落实“1+1+X”工程,为京郊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四是不断深化大学生村官(特别是非农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体制与机制,建设村官培训基地,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提供支撑与保障。

王慧敏介绍了学校在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确定的四个努力方向。一是依托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在市农委的支持下整合全市资源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软科学研究体系研究;二是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体系建设,对全国起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借鉴美国在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经验,希望将北京农学院纳入北京市的农业推广体系;四是希望在市农委的支持下,利用我校专业学位培养机制提高全市农民科技骨干、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层次。

在听完学校领导的介绍后,学校领导与王孝东一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市农委领导充分肯定了我校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发展战略,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

王孝东指出,要是从总体上考虑北京农学院的发展,抓住机遇,并努力争取将学校的发展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中关村农业科技园;尽快成立都市型现代农业研究院,以“政、产、学、研、推”为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学校的基地建设要以实施农业为突破口,同时强化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孵化功能,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为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