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2日,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在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总结学校2008年信息化建设工作,讨论2009年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相关问题。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和学校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由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杜晓林副院长主持。
会议审议学校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章程、校内专家名单、信息化项目审核流程。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王有年院长代表学校为学校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
会上,杜晓林副院长宣布了调整后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传达学校信息化立项管理规定,通报了学校“数字校园”资源整合会会议初步意见,安排了学校各单位主页点评工作和“校园一卡通”调研工作。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技术中心高明山主任总结回顾了学校2008年信息化建设工作及2009年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保卫处王万山处长对学校近期发生的两起网络犯罪的情况进行了通报。
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王有年院长对学校2009年信息化工作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王院长指出:一要对照北京市信息化示范校条件,找出差距和短板。各建设单位要通力合作,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信息化小组办公室要提出2009年信息化建设“折子工程”,层层分解,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到部门。
二要“魂系三农”面向现代化,强化特色和优势。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紧密围绕首都经济社会一体化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加快“数字北农”的建设。加大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和投入力度,构建特色网络教育平台,建立一个依靠网络,传播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化资源为一体的远程教育体系,推动我校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搭建服务广大师生乃至广大农村的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为新农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终身学习服务。
三要解放思想,面向世界,服务学科和专业建设。随着我校国际交往的增多以及合作办学规模的扩大,要求我们必须有国际化的思维,要学习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理念,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信息化校园建设需要人们观念的变化,素质的提高。进行学校间信息化方面的交流和互访。面向世界,做长远计划,向最高水平看齐。
四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迎接挑战和变革。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来提升,信息技术尤为重要。同时学校要用信息化技术对现有学科、专业及各方面来进行全面的改造、浓缩和提升。以人为本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提高学校信息化意识和水平,推动全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9年1月12日下午,教育技术中心组织召开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员座谈会。教育技术中心高明山主任、史伟副主任、各部门网络信息管理员及教育技术中心部分工作人员参加座谈。东软公司张蕊工程师作为技术支持一同参会。会议由教育技术中心高明山主任主持。 座谈会上,各单位网络信息管理员纷纷畅所欲言,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反映、交流在使用“数字北农”信息平台中的问题和心得,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会上大家还就即将开展的“数字北农”项目(二期)建设、“校园一卡通”项目建设等内容展开讨论。通过此次座谈会,每个网络信息管理员都意识到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做好网络信息管理员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