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3-14日,北京农学院教学工作研讨会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总结学校实施 “质量工程”进展情况,围绕新一轮本科培养方案的实施,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党委书记王慧敏,院长王有年,党委副书记高东、高喜军,副院长杜晓林出席会议。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单位主任以及教务处有关人员等参加了会议。教务处处长范双喜主持会议。

党委书记王慧敏在讲话中指出,要正确认识高等学校的使命和任务,要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为一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为办学指导思想,紧紧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以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出发点,以农业学科为特色,树立多学科融合的教育培养理念,构建专业配置合理的人才培养基本框架,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她希望各单位要宏观站位,提前思考,教科融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院长王有年指出,要紧紧围绕都市高等农业教育的特征、内涵和特色,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有开放的办学模式、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规范的课程体系以及配套的教材建设。做好今后教学工作一要加强学科建设,凝炼学科方向,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二要调整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农业结构和就业方向;三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四要加强实践教学教学,强化技能训练;五要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办学,提高国际化程度;六要扩大“三农”推广体系,提高服务“三农”意识,引领都市农业;七要“以人为本”,引进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着力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副院长杜晓林指出,要按照北京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围绕“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开展各项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与新专业、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实验示范中心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方面的建设。
学校党委副书记高东在会上谈到,要加强学校特色的宣传,突出农科特色和各教学单位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宣传质量。要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就业教育、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以创业带就业。
会上,教务处处长范双喜就北京农学院贯彻落实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作了汇报。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秦岭就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动物科学系主任吴国娟就动物医学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何忠伟就引进校外名师教学计划执行、基础科学系主任王惠川就国家级精品教材建设等方面谈了体会和建议。
会上,与会人员还围绕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教学质量工程重点工作进行了研讨,对学校现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对《北京农学院实验室工作条例》、《关于调整教学时间安排的计划方案》进行了研讨。
据了解,2008年,园艺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园艺等5个本科专业被批准为市级特色建设专业;《有机化学》被评为国家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植物昆虫学》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农科有机化学》等3部教材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我校大学生农业实践基地“金六环农业科技园区” 入选首批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园艺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冷平生
教授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市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3项,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行动项目立项3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