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1月
8
日
,在推进首都高校参与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我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副市长牛有成、市委农工委书记杨德洪、市农委主任李进山以及市科委、市农委、市发改委等市有关部门负责人,11个郊区县政府负责人和在京73所高校主要负责人共30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主持。我校院长王有年、植物科技系主任秦岭教授、兴农办副主任蒋林树参加了大会。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郭广生代表市教委介绍了首都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情况。郭主任在总结报告中突出介绍了我校两项特色工作:一是开展的 “1+1+X”工程以及取得的成绩;二是成立村官顾问团,一对一服务村官的典型事迹。在郭主任的总结报告中,我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是提的最多的。在随后的典型发言中,延庆县赵志萍副县长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我校在延庆开展的工作。赵县长整个发言下来,提到北京农学院不下20次,产生了非常良好的影响。郭主任和赵县长的讲话不仅充分肯定了我校参与首都新农村建设做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校在参与首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走在了全市高校的前列。
会上,高校与区县进行了10个项目的合作签字仪式。我校与昌平区农委合作推广的彩色甘薯种植技术试验示范;与昌平区科委合作推广的草莓重茬技术研究与示范两个项目被排在项目签字仪式的第一和第二位,秦岭主任和蒋林树副处长代表学校分别与昌平区农委和科委签署了合作协议。参与大会的73所高校和10个项目中,我校是唯一一所有2个项目参与签署的学校。
牛有成副市长作了总结讲话。牛市长认为北京具有丰富的高校教育科技资源,推进高校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牛市长就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谈了三点:一是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为“三农”接补短板:首都的农业是有潜力缺基础;农村是有资源缺要素;农民是有意愿缺门路。如果通过高校的参与能够解决三缺,将能够很好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二是认为首都农业的发展需要创意,包括新概念、新理念和新产业,高校可以在发展创意产业上发挥特殊作用,牛市长还现场展示了一些京郊新近发展的一些创意产品;三是认为政府要为首都高校的发展做好服务,包括搭建平台、研究政策和探索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