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好“丰”景,大地流金采收忙。10月15日,北京农学院举办了“大手拉小手,躬耕享丰收”活动。来自北京农学院、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一〇一中学昌平实验学校的500余名大中小学师生齐聚田间,在耕读教育实践基地里齐采丰收果,共享丰收乐,同上一堂田间地头“大思政课”。
“农业文明的智慧,就蕴藏在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循环之中。同学们即将采收的甘薯,是凝结了北农团队智慧与心血的新品种,是专属育苗和种植技术的最新成果。我们今天收获的不仅是果实,更是农业技术的结晶。”
活动伊始,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赵波副教授以一堂生动的耕读教育课吸引了在场师生的目光。他从农业历史讲到现代农业科技如何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一边弯腰示范一边深入浅出地讲解采收“秘籍”,帮助同学们迅速掌握挖红薯、刨花生等采收要领。


“田间农事课”之后,到了“大手拉小手”时间。北京农学院的学生分组指导来自各中小学的小朋友们,向他们耐心讲解摘花生的技巧,并细致介绍作物生长周期、种植要点等农业知识。耕读教育实践基地瞬间变成了热火朝天的采收场。大家小心拨开花生秧,在秧苗根部松土,并以均匀的力道向上提起,伴随着“窸窸窣窣”的泥土脱落声,整墩花生被拔了出来。


当沾满泥土的双手捧起沉甸甸的收获,洋溢在同学们脸上的是纯粹的欣喜与满足。
“我学会了怎么挖出成熟的花生,自己动手挖的果实最甜最美,劳动真开心!”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学生胡可心。“虽然手上沾满了泥巴,但这堂‘田间课堂’让我们亲身体验了在劳动中收获的快乐,更学习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让我更懂得珍惜粮食。”一〇一中学昌平实验学校学生马晨珺。

在一旁的红薯田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的师生们,正俯身进行着一场细致的“地下寻宝”。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先找到红薯的根,在距离根系约10到15厘米的位置,从四周将铁锹稳稳插入土中,深沉发力向下掘,再借力向上一撬,红薯就被顺利挖出。

当橙红饱满的红薯挣脱了泥土的怀抱,完整地呈现在眼前,“哇!”不少同学发出惊喜的赞叹声。“五月启耕仪式上,我就在这里种下了薯苗,今天又亲手把它挖了出来,这种感觉太奇妙了!”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学生石琨颖。“这次活动把我的视野拉到乡野,拉回本真的劳动中,让我有了全新的体验,特别开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王宏骏。
“这次劳作课,将‘耕’与‘读’鲜活结合,在劳动中收获成就感,感受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未来我将更加关注‘三农’发展。”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学生邱昱斌。

https://mp.weixin.qq.com/s/CgZZmazSF8OaNw7J5eER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