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10
日
下午,我校在报告厅隆重召开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表彰会。院长王有年、党委副书记王晓霞、副院长姚允聪、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各系(学院)党总支书记、主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班主任和辅导员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党委副书记王晓霞主持会议。

会上,副院长姚允聪宣读了学校《关于奖励2007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植物科学技术系、动物科学技术系、园林系、食品科学系和职业技术学院获得“2007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奖”;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食品科学系获得“北京农学院2007年服务北京基层先进单位奖”;刘正坪等17位同志荣获“北京农学院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院长王有年、党委副书记王晓霞、副院长姚允聪为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会上,植科系作为先进单位的代表,由党总支书记
潘金豹
教授作了题为《群策群力,打造基层就业观,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言。教师代表人文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教研室
胡勇
老师就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教师如何协助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介绍了经验。


学生处韩宝平处长从2007年就业工作回顾、2008年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几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院长王有年对2007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肯定,并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对获得先进单位和个人的教师表示祝贺和衷心的感谢。他对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他要求,各单位要认清形势,深化思想认识。认真研究和落实08年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按照学校定位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基层创业并就业;要强化责任,突出全员意识。要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完善“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要将招生、培养、就业三个育人环节有机统一起来,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院系业绩考核的一级指标。
他要求,各单位应全力以赴,确保实现工作目标。当前要按照“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的标准要求,加大投入,切实为广大毕业生服好务。使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委副书记王晓霞在讲话中指出,一是要落实一把手工程,关键是要多关心、多支持、多指导,切实解决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配备好专职就业工作队伍。二是要切实按照教委就业工作“四化”要求,即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专业化,做好各项工作。发挥在校学生的作用,成立就业工作助理队伍,参与就业工作。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各单位办公室要耐心接待,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四是要对毕业生的毕业资格进行提前审核,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关注残疾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和少数民族地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据悉,2007年秋季我校共有本专科毕业生1851人,比06年增长了60%,是我校有史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本科生1422人,专科生429人。截至到
2007年8月31日
,本科就业率96.6%,专科95.8%,全员就业率96.4%。签订就业协议1091人,担任北京“村官”助理137人,首都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 62人,参加农村小学支教21人,申请出国57人,考取研究生33人,专升本22人,其它就业362人;在京待业或待升学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