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北农,春意浓浓。
4月20日下午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图书馆前广场隆重举行。副市长牛有成、赵凤桐出席揭批仪式并为基地揭牌。揭牌仪式由党委书记孙尧东主持。

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在揭牌仪式上代表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对所有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志表示感谢。他指出,北京农学院为北京“三农”服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历史。农学院的师生在京郊大地上用自己的行动完成了不少优秀的论文,特别是在北京山区,已经结出了丰厚的果实。这次研究基地确定在北京农学院,我相信北京农学院能够承担起这个任务,担负起这个责任,不辜负所有各界人士的希望,更好地为郊区“三农”服务。

他强调,研究新农村建设首先要遵循发展生产力原则,中央文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描述和要求二十字方针的第一句话就是生产发展,农村的实际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不够,农民收入收入较低,农民的增收还有很大潜力,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去年郊区的平均收入是8620元,但这只是平均数,高的有的一万多,低的也就两、三千,所以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贯彻新农村建设的一条主线,要搞新农村建设的研究,首先要遵循发展生产力的原则。
他强调,研究新农村建设要遵循城乡统筹的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农村建设恰恰为农村的改变提供城乡统筹良好机遇。去年北京的财政收入为一千一百多亿元,也就是我们具备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基础,所以,研究新农村问题,无论是农民,还是二三产业,不管是村镇建设,还是农民自身的素质,都应该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去研究。
他强调,研究新农村建设要遵循培育新农民原则。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人的变化,只有塑造出新农民才能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好。当前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教育、培训,不断的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提高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最终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能够真正享受城市文明,享受城乡统筹的硕果。

院长王有年在揭牌仪式上致欢迎词,他首先代表北京农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对参加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我校发展与建设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在我校建立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既是对学校多年来发展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要在过去深入研究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础上,立足京郊,瞄准首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开展北京都市型农村的建设研究。学校和基地将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基础上,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与各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创建新农村建设交流平台,推广新农村建设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服务,为郊区发展服务,为北京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加快构建京郊和谐社会。他表示,要力争经过3-5年建设与发展,把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打造成为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研究中心、首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咨询服务中心和北京创新农业的人才培养中心。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陈之昌宣读建立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的决定并介绍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情况。他指出,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北京市建设创新性城市服务。

北京市农委副主任赵根武在讲话时首先代表市农委对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的建立标志着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他希望学校能以此次揭牌为契机和动力,充分运用好这一阵地,不断完善其功能,发挥其作用,本着服务京郊的理念,坚持自主创新,通过构建平台,整合社会各界研究资源,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基础上,与市、区(县)、村镇等各级政府部门合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新农村建设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服务,为郊区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北京新农村建设思想库的作用,加快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郭广生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农学院经过50多年建设和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京郊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京郊依托北京优势,发扬教师良好资源,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次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落户北京农学院,给农学院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也是市教委为农学院提供的难得的发展的机遇,希望农学院能过抓住这次机遇,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发挥科研优势,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按照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理念的引导下,为北京新农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委书记孙尧东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北京农学院作为市属农业高等院校,为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我们最神圣的使命,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不能辜负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期望,不辜负北京郊区农民对我们的期望,要牢牢把握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通过基地建设促进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出研究成果,出育人成果,出服务成果。

昌平区副区长苏卫东,延庆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强,北京市农委办公室主任郝霞,北京市教委科研处副处长赵清,门头沟区农委主任刘永强,昌平区农委主任李德海,延庆县政府办副主任朱怀明,平谷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富彬同志以及校领导罗维忠、王晓霞、杜晓林、郑一淳、姚允聪也出席了揭牌仪式。我校部分师生、学生村官助理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
会后,与会领导参观了我校校史展、研究基地和校园。
据悉,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成立于2006年12月,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依托北京农学院成立的北京市专门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的A构。院长
王有年
教授担任基地负责人,首席专家为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研究员,基地的其他专家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农学院和北京地区主要农业科研院所。基地挂靠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与办公,是北京市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平台。该基地云集了一批年富力强、各有所长的专家学者,他们长期致力于北京郊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研究,知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为基地提供了一支高效精干的研究队伍。现有研究人员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