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行走、规避障碍、乘坐公共交通……这些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情境,对于存在视觉障碍的朋友们来说,却是不小的挑战。而经过专业训练后的导盲犬可以成为视障人士的“第二双眼睛”,为他们点亮世界。

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导盲犬培训基地开放日活动在北京农学院举办,2025年导盲犬培训班正式开班,首批9只待训犬在训导员带领下开启正式训练。

当天,北京农学院动物医院导盲犬保健中心还为13只北京市在役导盲犬提供免费体检和义诊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导盲犬“Dumbo”的使用者肖佳感慨道:“专业的医疗支持让我们更安心,这样的诊疗服务非常贴心。感谢北京农学院为导盲犬日常护理提供的专业支持。”
自2023年12月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落户北京农学院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导盲犬应用保障研究,持续推动导盲犬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基地已形成涵盖导盲犬科学繁育、行为训练、健康管理等全方位保障体系,初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导盲犬培训基地运行模式。为深入推进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活动现场,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聘请国际导盲犬联盟认证导师李苑甄为导盲犬研究院客座教授,聘请8名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为实习训导员,他们将共同助力基地提升导盲犬培训专业化、科学化、国际化水平。
本次开放日活动由北京农学院和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总兽医师翟新验,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杨泰峰,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劲柏等出席。
据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杨泰峰介绍,近年来,北京市残联与北京农学院共同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目前已为北京市盲人朋友集中配发20条导盲犬,在公园、大型连锁超市等494家场所增设导盲犬标识,实现地铁站、公共汽电车导盲犬标识全覆盖。未来,将支持北京农学院持续推进导盲犬培训基地二期建设,不断完善导盲犬种犬引进、繁育、家庭寄养、训导体系,全面提升基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汇爱帮盲爱心大会暨导盲犬发展论坛上,来自北京、广州、云南、上海、郑州和香港等全国6家导盲犬机构的负责人,残联、盲协代表和行业专家百余人围绕共同推动导盲犬事业发展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展开深入交流并。各机构代表表示,将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等方式,积极推动导盲犬培训标准统一与技术创新,建立全国统一的资格认证体系,实现导盲犬质量和数量的双增长,以保障导盲犬助残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在活动现场表示,学校将继续以“仁爱之心、关爱之情”持续推动导盲犬基地建设,为服务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181afe0af5504e3aba12d9616e1bad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