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北京农学院联合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汇爱导盲犬服务发展中心在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开展导盲犬基地开放日活动、汇爱帮盲爱心大会、导盲犬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总兽医师翟新验;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杨泰峰;我校党委书记赵锋,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劲柏等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2025年导盲犬培训班正式开班,首批9只待训犬在训导员带领下集体亮相,它们眼神清澈、步伐稳健,获得现场阵阵掌声。“这是它们第一次正式公开亮相,就像人类的‘成人礼’。”去年5月,由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和广州导盲犬学校共同合作繁育和引进的9只导盲犬幼犬进入到寄养家庭,得到“寄养爸爸妈妈”的精心照顾和社会化适应训练。活动当天,这9只幼犬交接给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开始正式训练。9只导盲犬“学员”将经历基础服从、定向行走、障碍规避、公共交通适应等12大模块训练,经过严格考核后完成从“萌宠”到“光明使者”的蜕变。

赵锋为导盲犬爱心委员会成员、导盲犬宠医爱心服务队成员颁发聘书,段留生为导盲犬研究院客座教授、国际导盲犬联盟认证导师李苑甄颁发聘书。北京宠物诊疗行业的14家宠物医院的宠物医生加入“导盲犬爱心宠医服务队”,学校引入国际标准训练体系,为提升导盲犬培训专业化、科学化、国际化水平注入强劲动能。培训基地还聘请8名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为实习训导员,他们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参与基地“全周期科学训导体系”,对导盲犬开展专业训练和健康管理。



“作为导盲犬幼犬多多的‘寄养妈妈’,在过去的九个多月里,很荣幸见证了一只懵懂的幼犬成长为一只懂事的成犬,这其中有欢乐也有挑战。”导盲犬幼犬寄养家庭代表何珊分享了她与导盲犬幼犬一起生活的有趣点滴,表示将持续关注视障群体,也将发动更多人关注残疾人事业并力所能及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导盲犬叫‘Peace’,它三岁了,是它带我第一次坐高铁走出北京,第一次去广州,第一次看庙会。没有它,这一切都无法想象。它不仅是我的‘导航员’,更是我心灵上的伙伴,我们之间已经建立起非常深厚的感情。”导盲犬使用者崔慧颖动情地分享了他与导盲犬之间的感人故事。

北京农学院学生代表宣读倡议书,表示将以青春之名践行社会责任,用专业之力传递文明之光,号召更多人加入关爱导盲犬、尊重视障群体、帮助残疾人的行列,共同构筑有温度、无障碍的社会环境。

活动当天,北京农学院动物医院导盲犬保健中心为13只北京市在役导盲犬提供免费体检和义诊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体检项目包括基本常规检查、心脏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胃肠道筛查、健康评估等项目,以及洗耳、剪指甲、肛门腺处理等日常护理,还应导盲犬使用者需求量身打造了专属体检项目。导盲犬“Dumbo”的使用者肖佳感慨道:“专业的医疗支持让我们更安心,这样的诊疗服务非常贴心。感谢北京农学院为导盲犬日常护理提供的专业支持。”


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云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分公司、北京我爱我爱绿园情动物医院有限公司、爱宠族(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法米娜宠物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汉琪琳科技有限公司、集宠国际淘立派处方粮品牌等爱心企业向北京导盲犬培训基地(北京汇爱导盲犬中心)捐赠物资,为助力导盲犬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5月18日下午举行的汇爱帮盲爱心大会暨导盲犬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中心主任张亮和与会代表共同学习了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会议精神,分享了作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参加大会时倍受鼓舞的心情。来自北京、广州、云南、上海、郑州和香港等全国6家导盲犬机构的负责人,残联、盲协代表和行业专家百余人围绕共同推动导盲犬事业发展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展开深入交流并初步内容达成共识,各机构代表表示将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等方式,积极推动导盲犬培训标准统一与技术创新,建立全国统一的资格认证体系,实现导盲犬质量和数量的双增长,以保障导盲犬助残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自2023年12月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落户北京农学院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导盲犬应用保障研究,持续推动导盲犬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基地已形成涵盖导盲犬科学繁育、行为训练、健康管理等全方位保障体系,初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导盲犬培训基地运行模式。为深入推进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表示,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新时代首都发展和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按照“高端、首善、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北京导盲犬培训基地建设这一重要民生实事。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汇聚全国各地的导盲犬基地代表和北京市助残工作者的力量,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导盲犬种犬引进、繁育、家庭寄养、训导体系,以“仁爱之心、关爱之情”持续推动导盲犬基地建设,为服务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北农方案”和“北农力量”。
北京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表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将充分发挥办学特色,组建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系统开展导盲犬训练方法优化与训导师专业培训;持续推进导盲犬训练课程体系革新,深化与国际先进机构的交流合作,着力推进导盲犬训练学科建设,打造“教、科、研、服务”四位一体的培训示范品牌;不断完善科学繁育体系,健全中西结合医疗及营养保障机制,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开创新时代首都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北农力量’。”
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杨泰峰表示,近年来,市残联与北京农学院合作,加快推进北京导盲犬培训基地建设。目前已为本市盲人朋友集中配发20条导盲犬,在公园、大型连锁超市等494家场所增设导盲犬标识,实现地铁站、公共汽电车导盲犬标识全覆盖。未来将进一步强化运行保障,未来市残联将配合北京农学院持续推进导盲犬培训基地二期建设,全面提升基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基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动员,实行“行业引领”和“打造示范”相结合,逐步推进更多行业领域接纳、关爱导盲犬,逐步形成导盲犬服务“北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