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我校陈湘宁教授主持的北京市乡村振兴农业科技项目示范观摩活动在河北尚义县举办

时间:2025-08-11 作者:食品学院 来源:食品学院 浏览:

近日,由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湘宁教授主持的北京市乡村振兴农业科技项目—“叶类蔬菜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及减损保鲜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现场观摩活动在河北省尚义县成功举办。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省尚义县农业农村局协办。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9家项目组成员单位专家,推广单位和种植基地及我校师生代表等2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加活动。

现场会上集中展示了三项关键技术。陈湘宁系统介绍了由其团队牵头,协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及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同开展的油菜、菠菜采后保鲜减损技术,涵盖采后预冷及保鲜包装技术。该技术有效延长了油菜与菠菜的保鲜期并保持营养成分,实现在无预冷条件下,油菜在常温23℃下贮藏,保鲜期由1-2天延长至5-6天。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王少丽详细介绍了联合我校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植保团队以及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实施的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该技术采取激活作物抗性为基础、物理诱杀与生物防治为核心、化学药剂为辅助的防控策略,有效控制了跳甲、霜霉病等重要病虫害,降低化学药剂施用量50%以上。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副站长李治国展示了油菜与菠菜的全程机械化种植与采收技术,该技术首次突破了菠菜“有序收获”这一行业技术瓶颈,实现了油菜菠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并已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筛选出适配机械化生产的品种。

本次观摩活动重点展示了油菜和菠菜的机械化起垄、播种、采收、绿色防控和保鲜技术。通过技术集成示范,使油菜和菠菜的种植更省力高效,生产更安全可靠,产品品质更优。项目在机械化种植、绿色生产及采后减损环节构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体系,为京津冀地区叶菜产业的提质增效与减损保鲜提供了有力支撑。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实地观摩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场景,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对乡村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在田间地头感悟科技与农业融合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