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强农兴农时代使命,在全校大力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实干创先的浓厚氛围,为持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11月13日,学校举办师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暨2024-2025年度“北农榜样”主题宣讲活动。

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为获评2024—2025年度“北农榜样”的团队及个人颁奖。

2024-2025年度“北农榜样”获得者及师生代表讲述了他们胸怀“国之大者”,把“小我”融入“大我”,参与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躬耕教坛、潜心育人,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瞄准“三农”一线和行业发展需求,持续开展科研攻关,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丰硕成果和感人故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广场合唱团成员梁燕老师、邹奇作同学讲述了学校90名师生参与天安门广场合唱及保障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将理想信念融入使命担当,用信仰与奉献、热爱与坚持共上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大思政课”的难忘经历。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刘函老师讲述了青贮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二十五载南繁北育,扎根大地、默默耕耘,培育出20多个高产、优质、抗逆的青贮玉米品种,在全国多省份累计推广种植500余万亩,为奶业和畜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的故事。

导盲犬专班负责人段慧琴副教授、实习训练员冯晓鸥分享了自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落户我校以来,团队坚持把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与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先后完成导盲犬和使用者共同训练、幼犬寄养、训导技术培训,用专业与爱心为助力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北农方案”背后的故事。

园林学院朱强老师讲述了“三山五园”研究团队扎根北京、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建设,长期开展首都园林遗产的文化挖掘、科普传播与保护实践,真正让陈列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传”开来,让中华园林文化绽放更加璀璨光彩的故事。

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郭洪刚分享了他在三尺讲台与田间地头之间默默耕耘,让昆虫学知识浸润泥土芬芳,把“三农”一线的真问题融入课堂,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所授课程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乡村振兴培育懂虫护农新农人的故事。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刘晓晔分享了她用多年坚守点亮跨界创新火花,与团队“七年磨一剑”,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上发表突破性成果,从追光者成长为“点灯人”,以实干为笔,在农业科技与教育的沃土上书写青年学者担当的故事。

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石昌宇讲述了他的导师李晶副教授用六年时光深耕,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表重要成果,填补相关研究空白,用“向下扎根”的力量引领学生“向阳生长”的故事。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李玮瑜讲述了她十年深耕大豆育种与示范推广,让大豆“优等生”扎根广袤田野,以“良种+良法”技术集成为核心辐射带动种植新品种,引领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故事。

我校退伍大学生士兵、动物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冯晓分享了她从校园操场到天安门广场,成为九三阅兵式民兵方队一员,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感受淬火青春,以坚实脚步诠释家国情怀,用汗水书写无悔篇章的故事。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高宇阳分享了她始终将责任与担当作为青春底色,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印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力量,以打破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纪录的成绩诠释“乘风破浪”的精神内涵,描绘“文能学业有成、武能驰骋赛场”青春画卷的故事。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张语轩讲述了经济管理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张云芃虽双耳重度听障,但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考入大学,四年学习成绩稳居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考取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用困境中的逆袭诠释“听力受限、人生无限”的感人故事。

一次次深情的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串串响亮的名字,让参加活动的师生深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榜样典型是奋斗者最美的样子,是指引前行的灯塔。“北农榜样”来自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却共同诠释了全体北农人的价值追求与责任担当。将从榜样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学习榜样、礼敬榜样、争当榜样。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书记马前磊表示:“此次师生共上一堂‘大思政课’暨‘北农榜样’宣讲活动,让我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作为党支部书记,我将带领支部教师以榜样为引领,将强农兴农使命融入血脉,坚持需求导向,扎根田间地头,推动学科交叉与团队协作,以真实案例融入教学科研,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学校青干班学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张鹏表示:“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直击人心,一位又一位先进典型的事迹催人奋进。他们用坚守诠释初心,用实干书写担当,生动展现了北农人躬耕教坛、深耕科研、服务社会的精神底色。今后我将以先进为标杆,把学习感悟转化为工作动力,怀揣爱岗敬业的赤诚、踏实奋进的决心,扛起责任、勇担使命,开好讲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入职教师郭大方说:“这是一堂生动感人的‘大思政课’,北农榜样的故事展现了北农人‘把论文写在京华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收获里’的生动实践,也诠释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我将以他们为标杆,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国家需求、社会发展相结合,在科研工作中深耕智能科学与农业交叉领域,努力为‘三农’事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新入职教师宁静说:“作为一名入职不到半年的新教师,第一次聆听‘北农榜样’的故事,不仅为他们取得的丰硕成果所震撼,也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榜样的力量,在师生缅怀历史、礼赞祖国的歌声里,在老教授与青年学子的传承里,在实验室不灭的灯火与田间地头的足迹里。未来我也将在自己的岗位,用日复一日坚持与热爱践行初心使命,书写农业教育工作者的精彩篇章。”
国际学院本科生柳旭表示:“聆听‘北农榜样’的故事,心中满是感动与敬意。他们有的扎根田间地头,让科技的种子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有的坚守教学一线,用耐心浇灌学子梦想。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诠释着初心使命。他们让我明白,最美的模样是为热爱的事业全力以赴,是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在学习和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各二级党组织、各部门、各单位旗帜鲜明树正气树榜样树典型,以典型榜样引导人、鼓舞人、启迪人,在全校营造见贤思齐、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不断汇聚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书记、院长,党支部书记代表,新入职教职工,“青干班”学员,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