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二十载,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法学系副主任禹湘老师始终坚信:真正的教育,绝非仅停留在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对心灵的唤醒,而这一切的起点,是“相信”。

相信“看见”的力量
在禹湘的教育词典里,“看见”是最温暖的动词——那是对学生的鼓励、肯定与赞美,是能唤醒沉睡光芒的神奇力量。作为文发学院法学专业的骨干教师,她见证过太多“沉默者”的蜕变,熊禹轩的故事便是其中生动的注脚。

记得开学第一课,雨课堂随机点到熊禹轩。他站起来时有点犹豫,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老师,我……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对的吧?”他似乎连表达肯定还是否定观点,都很为难,在禹湘的引导下,他终于确认自己的答案是肯定的,至于理由,则紧张的完全说不出来,禹湘对他说,“别着急,今天你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已经非常好了,至于理由,我们可以课后再交流。”课后,禹湘听了他的想法,看了他的笔记,笑着说,“你很有见地呀,笔记上的要点也很全面呢!”男孩腼腆的笑容里,藏着几分被“看见”的惊喜。

学期过半,法学课堂上的变化悄然发生——曾经说话声很小的熊禹轩,如今会主动举手阐述观点,逻辑清晰处常让同学点头;单元测试中,他的成绩也从中游跃至前列。学生的进步成长,固然和他们自己的勤奋努力分不开,但禹湘知道,老师的“看见”,给了他们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作为班主任,禹湘见证了无数学生从不自信到自信的成长。比如2020级法学1班的团支书王博,禹湘“看见”她从一说话就会脸红的小姑娘,到竞选团支书,获评优秀学生干部,到毕业后成为一所学校的德育教师。记得有一次王博在班会中分享作为冬奥志愿者的经历,会后,禹湘肯定她独立,坚强,能迎难而上,王博微信回复说:“每次收到您的鼓励都很开心,动力满满。”禹湘记不清鼓励过她多少次,直到毕业时,她对禹湘说:“老师,是您一次次‘看见’我微小的进步,让我相信我也能发光发热。您说的‘每个平凡的努力都值得被看见’,是我坚持努力的巨大动力。”
相信“榜样”的力量
在禹湘的教育理念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进日常教学的生动实践。她常说,教育是火种的传递,而榜样就是那簇最明亮的火焰。

禹湘常常和学生分享她的榜样,讲她听到的事、见到的人。讲学生时代,她的老师梁淑英教授批改论文时大到结构、观点,小到措辞、标点,都仔细圈改。“梁老师的这份严谨,让我尊敬至今,也学习至今,她常说:‘法律人的尊严,在于细节’。”
“教书要严谨,育人要温暖,我希望自己身上也能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品质。如果学生能从我的认真里学会认真,从我的耐心里感受到耐心,那便是最好的传承。”

禹湘还经常和学生讲她这二十多年来教过的学生的故事:“你们的学姐张一民,是老师,她曾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的硕士,随后又在北大攻读博士、博士后,最终成为北大的老师;你们的学长焦春雨,是警察,他曾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北京青年五四奖章;你们的学姐王雪,是法官,她曾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北京青年榜样……”禹湘相信,学生的身边有更多的榜样,他们就有更多的选择;她相信,前程万里,榜样如炬!
相信“相信”的力量
禹湘说,无论是“相信看见的力量”,还是“相信榜样的力量”,都是“相信相信的力量”。这种信念不仅滋养着她的教育实践,更像一颗种子,在学生的生命里生根发芽。

禹湘是2018级法学专业学生时志扬的本科生导师。时志扬成为国旗班的一员时,禹湘肯定她步伐坚定;她去林大交流学习时,禹湘肯定她视野开阔;大学阶段她就有出国留学的梦想,禹湘对她说:“我相信你一定能行。”毕业三年后,她终于实现了留学梦。禹湘说:“相信的力量让人更坚定,相信的力量让人更自信,而坚定自信,往往会创造奇迹。热爱可抵岁月长,相信终将有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