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立春日,冬奥始。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开幕。在这场全球盛事中,由广大青年人构成的冬奥志愿者团队是不可小觑的冬奥新势力。值此冬奥会期间,中国网将推出《00后:我在冬奥现场》系列报道,通过青年志愿者的视角,讲述冬奥故事,讲述奋进中的青年一代。
我叫柯博晗,来自北京农学院。本次冬奥会,我服务于首都国际机场激活中心,是一名注册助理,主要负责为涉奥人员办理身份卡激活业务。这张身份卡类似涉奥人员的在华“通行证”,吃饭、出行、打卡场馆等都要用到它。我们像是北京冬奥会的“国门第一岗”,为外国涉奥友人打开“来华大门”,为安全冬奥筑起第一道围墙,也将中国热情展现给世界。
柯博晗在岗期间(北京农学院/供图)
冬奥会开始前夕,我们便已经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最忙碌时,当天接待了10余个国家、地区的近2000名涉奥人员入境,我们7个激活小组轮流上岗,24小时全时段提供志愿保障工作。因为工作岗位的特殊,在工作期间,我们要全程穿戴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护目镜和防护面屏。穿着防护服后行动会迟缓,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护目镜和面屏带上难免会泛起一层水雾,视线也会变得模糊。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我们会通过不断尝试,用巧思解决所有的小困难。虽然前期经历了长时间的多项培训,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小状况。比如,部分涉奥人员的母语不是英语,我们用英语交流就比较困难。为方便与其交流,我们会手口并用,或者通过小纸条的方式为他们绘制身份卡激活的流程或注意事项。有时,涉奥人员还会问一些在岗前培训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比如请我们帮忙指路等,我们则会在上岗前提前了解每一个航班人员的行进路线,以便在他们问路时可以及时反馈给他们。每天下岗后,我们都会对当天遇到的问题进行复盘,为下一次更好地服务涉奥人员做好充分准备。第一次上岗至今,我已累计上岗75小时,服务航班近20班次,激活身份卡百余张。
记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冬奥会开幕式上说:“我们要特别感谢全体冬奥会志愿者,从我们抵达的第一刻起,你们就给了我们宾至如归的感受,你们眼中的微笑温暖着我们的心,谢谢志愿者们。”这让一直奋战在抵达港的我们备受鼓舞,心中满是暖意。
柯博晗在岗期间(北京农学院/供图)
现在,冬奥会赛程已接近尾声,但冬残奥会即将开幕,我们些许放缓的工作节奏将再次提速。冬残奥会有别于冬奥会,我们服务的对象更多是残疾人运动员,这就对志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通过周到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友善和热情,当然,我们更需要注重服务的方式和方法,给予对方最大的尊重。
这段志愿者服务经历让我每天都能看到点点滴滴、令人感动的小事。身边的每一位志愿者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奥林匹克精神,大家都在克服各种困难,没有人喊苦、喊累。看到了身边有的同学为了穿脱防护服方便,把自己的鞋底削掉了一部分,漏出了内芯;看到了大家在除夕夜争抢上岗的踊跃;看到了大家为了迎接不同国家的友人,在每次上岗前认真查看入境航班的信息,并学习一句他们国家的语言,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作为服务“国门第一岗”的志愿者,大家用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们必将坚守好“国门第一关”,把中国的热情送给世界,助力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