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北京日报】科技人才上门服务,北京蛋鸡新品种“京西第一村”下“金蛋”

时间:2022-10-10 作者:记者 刘苏雅 王海欣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

大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跑了近4个小时,10月4日,北京农学院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董虹和学生们再次来到了房山区浦洼乡鱼斗泉村。村后的山坡上,上千只鸡正悠闲地晒着太阳,而董虹此行的目标,就是来看望它们。

鱼斗泉村被称为“北京西极”第一村,再翻过一道山梁就到了河北省涞水县。这里曾是古代沿茶马古道进京的必经之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环境条件大大限制了鱼斗泉村的发展。去年5月,董虹第一次来到该村,当时这里缺乏支柱产业,被列为“经济薄弱村”。在考察了村内的各项条件后,董虹为他们推荐了北京科研自主培育出的蛋鸡新品种——“京粉6号”。

北京畜牧兽医学会筹集了两千只“京粉6号”鸡苗,免费送到了鱼斗泉村。每只鸡年均产蛋量在280枚以上,可以帮助农民快速致富。

鱼斗泉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春带着几个村民,在一处向阳的山坡上搭起了鸡舍,这是董虹帮他们选好的位置。保温大棚供鸡在夜间休息,宽阔的山坡则成了它们的“运动场”,一低头就能吃到昆虫、青菜、麸皮。短短几个月,鸡苗长势喜人,第一批产出的鸡蛋就满满地装了一大盆。张文春第一时间把照片拍给董虹,分享喜悦。

每隔两三个月,董虹就要来鱼斗泉村转一转。这次,她发现了新的问题,有两只鸡在鸡舍内意外死亡,她指导学生仔细查找鸡的死亡原因,“找到了原因,后续再确定怎样针对性地处理。”

“现在,我们村的鸡蛋已经是供不应求了。”张文春说,经过一年的发展,村里的鸡蛋产量稳定在每月1500斤左右,固定销路也已经建立起来,摘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指日可待。明年,他还盘算着继续扩大鸡舍规模,再扩充1000只蛋鸡,计划让鸡舍智能起来。

乡村振兴工作站示范点建到村里,科技人才“上门服务”,精准对接科技需求,这些都是市科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部分。今年上半年,市科协组织动员了本市29家科技社团,将60项科技成果、22个农业新品种送到京郊,开展示范种植412.5亩,直接受益农民达1200人次。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5751346383580093&wfr=spider&for=pc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