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客户端北京9月28日讯(记者 施剑松)将乡村废旧采石场改造成乡村儿童公园和公共活动空间,帮助有创业意愿的村民升级创业空间和设计品牌……今天,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总结表彰活动在北京农学院举行,集中展示了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的成果。
今年6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启动了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几个月以来,百支实践团队师生从象牙塔到田野间,从实验室到黄土地,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19个乡村,以文化兴农、科技支农、卫生惠农、智慧助农,取得显著成果。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山东济宁”实践团提供民宿及道路两侧公共空间公益改造服务,改造闲置房屋面积1168平方米,助当地引入建设投资1066万元;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振兴乡村服务在葛家”实践团帮助有创业意愿的村民确定业态产品,协助升级创业空间和设计品牌;中国农业大学“以3R垂直植物速生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与村民协同创建100平米垂直植物示范工厂,辐射带动周边400平米家庭生产,拉动当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在总结交流会上,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介绍了学校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邀请农业领域领导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杰出校友、基层一线代表讲授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大力建设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博士农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校级人才培养基地,打造行走的乡村振兴“大平台”的工作经验。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表示,首都高校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支持师生走到田间地头,广泛开展“红色1+1”、“双百行动”、“三下乡”活动、研究生支教团等,在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上好新时代首都特色“大思政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成果初显 (jy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