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北京农学院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

时间:2025-03-06 作者:党委宣传部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

一年春作首,奋斗正当时。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在京开幕。北京农学院干部师生热切关注两会动态,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大会开幕式,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展开热烈讨论并畅谈学习体会。

党委书记赵锋表示,全国两会的召开,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重要部署和务实举措,为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北京农学院作为首都农林高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牢牢把握“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纲要,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以2025“实干创先年”为抓手,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大力提升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增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本领,不断开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努力在教育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中彰显“北农担当”、贡献“北农力量”。

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成绩实、目标准,报告中提出“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们做好高等教育工作擘画了清晰的蓝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生命线意识,在党委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一校一策”工作方案,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贡献力,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发展具有首都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张海玲表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备受鼓舞。作为学生工作者,将深入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相关部署,落实好学校“实干创先年”的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对标“任务书”、细化“施工图”,在筑牢安全稳定基本盘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学生党支部的固本强基建设,持续加强优良学风的培育,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校园接诉即办机制的效能,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切实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校团委书记张卿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作为农业高校基层团干部,要充分发挥好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主力军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履行好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基本职责,引导广大北农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建功立业,努力成长为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任俊达副教授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既是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更是新一年奋斗方向的“路线图”。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重点建设产业技术体系,激活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植保领域的研究,与所在团队一起聚焦京郊产业发展和农业领域的技术难题,善用“人工智能+”,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持续推动科研创新,以科研反哺教学,将数字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为持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生菜研究团队负责人韩莹琰表示,北京市的自然禀赋和区位特点,决定了蔬菜产业只能走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路径。将带领团队持续发挥优势特色,积极与计算机、食品学科交叉合作,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生菜智慧化生产水平,深入挖掘生菜的功能性成分,延长生菜产业链条,引领营养和健康消费新理念。继续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发挥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联农带农作用,为助力北京市蔬菜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贡献更大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江晶表示,第一时间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振奋。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农业院校教师,将以“实干创先年”为抓手,继续致力于首都农业经济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既做“立德树人”的耕耘者,更做“产教融合”的践行者,依托乡村振兴驿站等平台,产出更多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首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聆听和学习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过去一年的成绩殊为不易、令人振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酿酒工程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魏晓峰表示,将继续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总结凝练红色“1+1”活动、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宿舍)建设等工作经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建引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带领学生以“实干创先”的精神奋发有为、再创佳绩,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党委宣传部廉文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扎实的工作、一件件暖心的实事,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伟大进步。作为高校的宣传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立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本职,做到以“学”为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做到融会贯通、准确把握;以“干”为要,按照学校“实干创先年”的工作部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笔墨和镜头记录下学校改革创新的铿锵步伐,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强大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这为高校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教师工作部王佳美表示,今后将立足岗位职责,持续加强思想引领,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为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积极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了育人重育德、育德先育心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尹伊表示,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实干创先年”为抓手,扎实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倾注全部心力为学生们构筑起心灵的守护网,通过五育并举拓宽心理教育阵地,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许颖表示,将第一时间将两会动态融入思政课堂,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案例讲给学生听。以“实干创先年”为抓手,深耕课堂,讲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和独特优势;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在促进教育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主动强化数字素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发挥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国际学院辅导员张胤瑄表示,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将五育融通贯穿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早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王婧怡表示,认真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尤其关注报告中提出的“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为农业院校的学生,将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到“三农”一线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乡村振兴一线,为北京市“百千工程”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北农学子的青春力量。

“我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内容。”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本科生李成业表示,报告中提到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自己更加深刻认识到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性,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踊跃参与相关专业实践,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积极投身首都社会治理,切实肩负起农科学子的使命和担当。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