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建好北京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

为增进民生福祉、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北农力量

时间:2024-01-24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浏览:

“要进一步做好种犬、在训犬、幼犬、退役犬饲养区物理区隔,按照‘高端、首善、国际化’的标准稳步推进北京市导盲犬基地建设。”在近日召开的工作推进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设计规划展开热烈讨论。

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正式落户北京农学院一个月以来,已在校内的导盲犬培训示范中心完成了第一批视障者和导盲犬集中系统训练。“现在正筹备成立北京市导盲犬发展服务中心专家委员会和理事会;并与国内一流育种机构洽谈,拟在导盲犬引进、繁育、训导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

十余年深度参与导盲犬工作 为导盲犬培训基地建设夯实基础

导盲犬作为视障人士的出行伴侣,被称为视障人士的“眼睛”。世界各国都将导盲犬作为帮助视力残疾人的一项社会福利。截至目前,我国视障人士达到1731万人,但正在服役的导盲犬不足300只,每年毕业服役的导盲犬只有30余只。北京市视力残疾人达到5.79万人,使用导盲犬的只有20余人。与群体性巨量需求相比,导盲犬极为稀缺,迫切需要大力增加导盲犬培训及供应,让导盲犬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

2023年12月3日,北京市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落户北京农学院。“这是践行‘平等、融合、共享’理念、推动北京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在授牌活动现场表示。

北京农学院已持续开展导盲犬、社会工作犬相关工作十余年。“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首都建设导盲犬培训基地,是北农师生期盼已久的事。”该校多年来一直参与导盲犬工作的陈武教授感慨颇深。

学校一直与国内外导盲犬机构保持紧密合作。早在2005年6月,学校就邀请日本导盲犬协会一行携2只导盲犬和世界著名的“导盲犬小Q”家族首次来到中国开展“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理念宣讲活动。陈武作为中国导盲犬工作委员会委员,多次前往国内外导盲犬基地考察并参与我国《导盲犬》国家标准的制定。学校中兽医团队的多位老师常年为导盲犬提供中西结合的公益保健服务,其中就包括著名盲人调音师陈燕的“明星导盲犬”珍妮。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带领金毛工作犬,多年来为智力障碍者、精神障碍者、老人、儿童等积极开展服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打造具有首善标准、中国特色的导盲犬培训基地

在学校新建成的导盲犬培训示范中心,不仅有犬舍、诊疗室、中兽医理疗保健室、美容间,还配套建有导盲犬专属养育、运动、模拟训练场等。“这样的布局,既体现了建设的高标准,又紧密结合了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基地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道。

学校不仅加强导盲犬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还提供了有力的“软件支撑”。学校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宠物医院以及多个相关专业将合力为导盲犬的科学繁育、行为训练、中西结合医疗、营养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全方位保障。推动建成集科研、繁育、培训、展示、交流于一体的导盲犬培训基地。

“合格的导盲犬需要优良的血统和特质性遗传性状,但国际上优质的导盲犬种犬资源稀少。”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动物遗传育种专家可以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助力繁育血统优良、能力突出的导盲犬。“通过开展包括人工辅助生殖和克隆技术在内的现代生殖技术,有望获取大量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质导盲犬幼犬,从而有效扩大犬只供给。”

学校充分发挥中兽医特色优势,为导盲犬开展特色医疗保健服务。学校的中兽医诊疗机构在犬运动和神经机能障碍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中西结合诊疗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中西结合兽医团队可以根据导盲犬的需求研发系列药品和保健品,为其提供包括针灸和中药在内的个性化、定制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其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中兽医团队负责人介绍道。

不同专业师生也将积极参与到导盲犬培训基地建设中。食品工程学科为不同年龄段的导盲犬提供科学饮食配方;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将为导盲犬文化普及、导盲犬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专业支持;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为导盲犬构建健康状况评价模型、建立导盲犬智慧管理系统,为导盲犬培训和管理注入“科技力量”。

“作为一所市属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使命。”学校党委书记赵锋表示,学校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北京市教委、市残联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推进导盲犬培训基地建设,同时不断开拓创新,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提高首都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北农方案”,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做出北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