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学校召开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校领导、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科(室)负责人正职、系(室)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科研项目负责人和教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慧敏主持。


会上,党委副书记高喜军通报了北京市纪委对我校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情况,并结合学校整改措施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大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宣传力度,对违纪案件的查处结果及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通报;实名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侵害师生利益的“四风”问题;二是要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对违反“四个意识”的现象拉清单,坚决在党内的政治生活中自查自纠;三是要认真学习贯彻问责条例。要加强对《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学习理解,实施校内问责的配套措施,建立责任传导机制,构建完整的责任体系。

纪委书记李伟书代表学校党委、纪委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总结了2016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了2017年工作任务。报告中指出2017年学校从七个方面严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机制,厚植清正廉洁的文化土壤;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主动超前预防廉政风险;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保障重点工作的全面落实;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推动“两个责任”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纪律审查机制,提高查办案件质量和水平;要建立健全能力提升机制,打造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他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完善制度,强化责任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而努力工作。

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慧敏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全员落实,党风是校风、学风的基础,是学校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廉政是权力良好运行的基础,廉政带廉洁要融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中。

党委书记杨军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党委通过召开这个会议要达到“明大局、明要事、明责任”的目的。“明大局”就是要认清形势和上级要求,“明要事”就是要明确重点工作任务,“明责任”就是要清楚担负的责任以及失责的后果。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党委十分重视,决心今年下大力气来解决,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聚焦发力。第一,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把加强学习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实现全覆盖。通过学习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定力,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用新思想新要求指导工作,坚决从严治党要求落地见效。第二,把问责和考核落到实处,建设立体覆盖的责任网络。在问责情形上,重点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等方面的失职失责行为进行细化。进一步做到“全程覆盖”、“全事覆盖”,建立健全时间、空间、人员三维立体覆盖的责任网络。第三,把党内监督与教育事业全面融合,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要把党委监督放在首位,整体全面把握,精确指导全校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要逐层压实从严治党责任,形成常抓、抓长,指导与监督常态化、具体化,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进步,形成“党员作用显得出、党员形象立着住、党员行为能服众”的局面。第四,把工作传承与创新进取协调统一,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质量和效果。启动全覆盖的巡察机制,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让压力层层传导,工作部署层层落实。在关键领域、重点工作、关键节点对各级党组织进行督导检查,对未落实到位的进行督办,限期整改;对考核不达标、不履行主体责任或履行不力的追究责任。
杨军最后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永久工程”,不是“临时建筑”;要按照“质量第一”的要求,真材实料,真抓实干。这项工程的施工重点是管好“关键少数”,在座的各位都是学校的“关键少数”,都是“项目负责人”,我们一定要从学校整体事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强化责任、勇于担当,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和坚强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实现学校“十三五”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会上,党委书记杨军、院长王慧敏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分别与二级学院代表和职能处室负责人代表签订了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此次责任书的内容是按照每个责任主体的具体岗位职责风险点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个性化制定的,会后要实现责任的“全员覆盖”,不仅所有二级部门负责人要签订责任书,每位普通党员、教师也要签订廉洁承诺书。要把压力层层传导到末梢,让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也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在“全员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全程覆盖”、“全事覆盖”,建立健全时间、空间、人员三维立体覆盖的责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