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农苑时评】选人用人重在考察担当能力

时间:2016-11-28 作者:农轩平 来源: 浏览: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敢于担当”是必备的一条。担当能力发于内心胆识、基于处事能力,有勇有谋方可称担当能力强。选拔任用干部要注重考察干部的担当能力,这是落实好干部标准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是出于责任感,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为民情怀和严格的律己意识。“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领导干部手中有权,有权必有责,担当就是担责,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肩上的责任就越重,需要担当的事情就越多。学校党委在选任干部中定将担当能力作为考察重点;申报应聘的同志也要切实思量自己的能力能否担当起干部岗位的责任。

担当能力比较常见的就是勇于担责,甘于奉献,任劳任怨等。勇于承担在工作中各方的误解、抱怨、批评等等,没有敢于担当这些的勇气和魄力,就容易信奉“不做事才不出事”的逻辑,成了“老好人”、“软肩膀”、“太极高手”,畏手畏脚、不扛事儿、推诿扯皮。这样不称职的干部学校党委不能选任,师生员工也不想看到有这样的干部。

担当能力有更高的担当形态,那就是敢于攻坚克难。随着学校改革发展的深入,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面对发展改革道路上一块块“硬骨头”,攻坚克难是干部履职担当的职责。学校事业需要的领导干部是,矛盾面前不躲避,困难面前不绕行,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在创新发展上求突破,开拓学校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同志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学校党委不仅在选人用人时考察担当能力,更要在学校发展改革的“疾风”、“烈火”中锻炼培养干部的担当能力。有一批“劲草”、“真金”般的干部,是学校之幸。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