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京津沪粤渝鲁农业院校第三十二次协作会在我校召开

时间:2016-10-12 作者:党委宣传部/文 子安 子杰 秦玥 文静 杨琳/图 来源: 浏览:

 

10月12日,京津沪粤渝鲁高等农业院校第三十二次协作会在我校召开。此次协作会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促进都市型农业院校内涵发展”为主题,围绕“十三五”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加强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以及校政、校企协同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

北京市农委委员郝霞,天津农学院党委书记孙守钧、纪委书记薛贵岐、副校长赵辉,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周培、党委副书记谢立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校长田允波、副校长李小琴,西南大学副校长丁忠民、王永才,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宋希云、副校长杨同毅,我校党委书记杨军、校长王慧敏、党委副书记石勇,特约观察员单位、昆明学院副校长马银海,合作单位代表、山东省单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彬,北京医食同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佳桐出席大会。六所院校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我校中层干部参加大会。校长王慧敏主持开幕式,党委书记杨军主持闭幕式。

党委书记杨军在会上致辞,他代表北京农学院全体师生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三十二年来,协作会坚持每年一开,从未中断,每年都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友好交流和深入研讨,共商农业院校发展大计,共谋农业院校发展之路,京津沪粤渝鲁六院校在互帮互助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自身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希望与会单位以此次协作会为新起点、新契机,进一步增强沟通、交流、信任、合作,共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三农”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共同谱写农业高等院校更加美好、灿烂、辉煌的明天

北京市农委委员郝霞讲话。她介绍了北京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以及以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科技农业、沟域经济为抓手,加快推进北京农业现代化进程取得的成果,同时介绍了北京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三五”时期的建设思路和举措。她指出,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要交流和学习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我国都市型现代发展进程。京津沪粤渝鲁高等院校协作会在北京召开,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会议是一次适应当代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探讨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体系的大会,期待本次协作会议新的交流成果。

合作单位代表、山东省单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彬在会上发言,他介绍了单县以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并对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提出了建议。他希望各高校继续支持单县农业科技事业发展,鼓励本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农业合作项目,推进高校科研机构和单县产业园项目互利共赢、协同发展,让校地双方合作之树结出累累硕果。

会上,天津农学院副校长赵辉、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周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校长李小琴、西南大学副校长王永才、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杨同毅、北京农学院校长王慧敏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报告着眼于国家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科教兴农战略部署,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城乡功能定位和农林产业规划布局,依托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分别阐述了学校近年来围绕提高质量、强化内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凝练的特色,分析了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学校“十三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举措,并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协作组院校交流合作机制提出了建议。

会议还围绕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代表认为,作为高等农业院校,要牢牢把握国家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审视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加强对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努力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要牢牢把握现代农林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从服务和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的高度去谋篇布局、规划发展,拓宽发展视野、办学思路和服务面向,切实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着力提高现代农林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不断增强社会贡献力。

会议经过研究协商决定,每年一度的协作会议名称调整为“都市农业高校联盟协作会”;正式吸收昆明学院为协作会成员,第三十三次协作会议于2017年在昆明召开,由昆明学院承办;七所农业院校正式申请加入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分会;七所农业院校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入滇计划。

第三十三次协作会承办院校昆明学院副校长马银海讲话。他表示,昆明学院将为明年承办都市农业高校联盟协作会做好精心准备,诚邀各兄弟高校到昆明学院深入交流、共商发展。

校长王慧敏对本次大会作总结讲话。她指出,兄弟院校以及合作单位的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国家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振兴发展农业教育等战略的认识,进一步认清了都市型农林院校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办好农林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现代农林人才的自信。她表示,回顾三十多年的协作历程,我们深深地感慨于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给高等农业教育带来的历史机遇,感慨于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对农业教育的关怀和支持,感慨于地方农业院校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相信昨天辛勤的播种,今天精心的孕育,定将收获明天累累的硕果!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