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学校召开2016年招生工作总结暨2017年招生工作部署大会

时间:2016-09-28 作者:宣传部/文 彭宇晨 杨琳/图 来源: 浏览:

9月28日下午两点,学校2016年招生工作总结暨2017年招生工作部署会在图书馆一层报告厅召开。党委书记杨军,院长王慧敏,副院长姚允聪、范双喜出席会议。全体招生委员会及招生领导小组成员、中层干部、系主任、教授、副教授、辅导员、教学秘书、教师代表、招生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获得者以及教务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姚允聪主持。

会上,副院长范双喜从2016年招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与举措、2016年招生工作遇到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2017年招生总体思路与工作重点三个方面作了详细总结和部署。

他指出,2016年我校招生工作取得良好成绩,主要表现在“稳定了生源,吸引了考生,提高了质量,促进了入学”四个方面。全校师生在圆满完成2016年招生工作的同时,也为下一步招生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一是高度重视,科学谋划;二是努力稳定招生规模,合理编制招生计划;三是深入系统开展招生宣传,积极引导考生踊跃报考;四是引导学生入学,加强新生专业教育。他剖析了2016年招生工作遇到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一本专业在京生源不足,本科专业间生源分布不均,整体招生计划布局有待优化,专科招生面临严重生源不足。

范双喜在总结2016年招生工作的基础上,从预判2017年招生形势,增强招生工作的前瞻性、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措施、顶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内涵、强化培养过程,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个方面对如何做好2017年招生工作作出周密部署。

党委书记杨军宣读《关于表彰2016年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大会隆重表彰了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3个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张国庆、赵晓燕、沈红、兰彬、张彦敏、姜楠、张昭、陆家兰、宋文东、张丽萍、李晓明、崔鸣声12名招生工作先进个人。文法学院院长佟占军教授、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赵晓燕副教授分别从学院、个人的角度对如何做好招生工作发表了体会及感言。

院长王慧敏发表讲话。她指出,回顾2016年,在生源严重减少、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多重压力的情况下,我校在北京市连续三年实现二本一志愿率100%,新生志愿满足率90%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京实现志愿满足率100%、京外19省市录取最低分数线高于当省二本线40-150分、新生报到率97.45%,这些成绩离不开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相互协作、更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展望2017年招生工作的形势,更加严峻,我校面临的挑战不可忽视。我们务必要提前分析、提前研究、全面应对。

王慧敏对2017年招生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强化紧迫感。面对更加严峻的招生形势,要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招生工作的全员责任意识,把做好招生工作提升到关乎学校生存的高度来认识。各部门、学院要把招生作为重中之重,科学研判形势,周密制定工作计划,认真调整招生布局和专业计划,为2017年招生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二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内涵。要围绕北京城市需求、着眼河北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产品供给,以都市型现代农林业产业链的发展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吸引力。进一步加大都市型现代农林业全产业链的植物类、动物类、生态环境类、食品加工类、生物与信息技术类和经管文法类专业群的相互支撑,使专业体系更加适应都市型现代农林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三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通过主线突出、文理交叉、农工管贯通的课程体系形成复合型农林业特色人才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实践体系建设,形成适应学生多元需求的校内外和国内外相互补充的实践平台;进一步加大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完善的力度,强化对主专业的支撑;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内容,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围绕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向课堂要效果;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王慧敏最后强调,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新需求,面对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北京市生源严重不足的严峻挑战,学校2017年招生工作任务艰巨。全校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全体师生员工要进一步增强招生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团结一心、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圆满完成2017招生工作,为建设高水平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贡献力量!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