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喜迎党代会】“数”说辉煌五年之科学研究

时间:2014-06-19 作者: 来源: 浏览:

 

[编者按]经学校党委2014年第一次会议决定,并报中共北京市委批准,我校拟定于6月中下旬召开中共北京农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五年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带领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六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适时启动“更名大学”工程,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为了更好地反映五年来学校取得的显著成绩,本网特推出“数”说辉煌五年之系列报道。

【喜迎党代会】“数”说辉煌五年之科学研究

农、工、管3个主要门类支撑起大学的基本框架,7个一级学科带动了五个学科群,全方位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学校紧紧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学校建设“大学”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强化农、工、管三个主要门类的学科基础,使之支撑起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基本框架;农学、工学、管理学三大学科门类的7个一级学科的获批,在进一步奠定农、工、管三个主要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基础上,又带动了5个学科群的建设。同时,专业硕士授权点从无到有,实现了2个类别12个领域(专业)的招生,从而形成农、工、管3大门类、5大学科群、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的良好学科结构和布局。

三大门类:农学、工学、管理学

五大学科群:植物科学学科群、畜牧兽医学科群、农林经济管理与文法学科群、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学科群、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学科群

七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园艺学、作物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林学、风景园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两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

构建3级特色科研平台,提升了服务人才培养和区域发展的能力

围绕首都城乡发展需求,学校建成了“具有学科特色”、“服务重点领域”和“满足重大需求”的3级科研平台。即围绕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完善了科研实验室;围绕北京市重点领域的需要,搭建了学科群支撑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平台;围绕北京市重大需求,搭建了重点攻关的研究院平台。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机构由2008年仅有4个增加到16个。即新增7个市级研究中心,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中关村开放实验室,2个研究院。

第一平台:满足重大需求的研究院

类别

名称

批准时间

批准单位

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

 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

2009

(新增)

北京市农委

产业技术研究院

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

2011

(新增)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

第二平台:服务重点领域的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在一级学科研究平台的基础上,学校围绕北京市重点领域的需要,搭建了学科群支撑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平台。省部级科研机构既体现围绕北京市重点领域需求,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又实现了学校“农、工、管”三大学科门类的省部级科研平台支撑。

北京农学院服务重点领域的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一览表

序号

类别

名称

批准时间

批准单位

1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

2008

农业部

2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1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科委

3

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6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科委

4

农产品有害微生物与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1

(新增)

北京市科委

5

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4

(新增)

北京市科委

6

北京市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北京市农村远程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2

(新增)

北京市科委

7

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

(新增)

北京市科委

8

北京市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

(新增)

北京市科委

9

北京市果树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4

(新增)

北京市科委

10

北京市食品安全免疫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4

(新增)

北京市科委

11

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2012

(新增)

北京市发改委

12

微生态制剂关键技术开发北京市工程实验室

2013

(新增)

北京市发改委

13

北京实验室

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

2013

(新增)

北京市教委

14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农业生物制品与种业中关村开放

实验室

2012

(新增)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

15

北京市大学科技园

北京农学院科技园

2009

(新增)

北京市科委
北京市教委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

16

北京市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基地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

2007

北京市哲社规划办
北京市教委

第三平台:建立完善覆盖29个研究方向的科研实验

围绕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完善了学科实验室。以现有7个一级学科和29个研究方向为依托,建成了覆盖29个研究方向的学科实验室,为学校人才培养奠定学科基础平台、研究所(中心)。

组建3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校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33个院级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不断融合,形成以 29个研究方向为载体的学科团队。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鼓励以教授(研究员)为核心、以学科方向为依托,组建创新团队;进而瞄准北京重点领域和重大科技需求,选拔优势创新团队。目前,已组建3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校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33个院级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市级科技创新团队一览表

所在院部

负责人

团队名称

植科

沈元月

特色果树种质创新与果品品质形成团队

经管

郑文堂

涉农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团队

动科

郭 勇

肉牛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

   校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一览表

所在院部

负责人

团队名称

植科

姚允聪

果树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

植科

 

果树发育调控与产品创新利用团队

植科

范双喜

叶类蔬菜创新团队

植科

潘金豹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团队

生物

师光禄

植物源农药提取制备及作用机理研究团队

生物

王有年

果品优质生态安全机理及相关技术体系研究团队

动科

刘凤华

中兽药(添加剂)及药食同源生物饲料学术创新团队

动科

 

中兽医与临床团队

经管

何忠伟

北京农业产业安全理论与政策研究创新团队

经管

邓  蓉

涉农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团队

  

 院级科技创新团队一览表

所在院部

负责人

团队名称

植科

王绍辉

设施蔬菜逆境及其调控团队

植科

刘正坪

植物病害综合防治

植科

刘  云

城市景观生态与面源污染防控团队

植科

郭家选

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其环境污染控制团队

植科

 

食用豆分子遗传育种团队

植科

张志勇

害虫综合防治研究团队

动科

倪和民

动物辅助生殖与动物育种技术研究团队

动科

蒋林树

动物营养与畜产品安全科技创新团队

动科

李焕荣

畜禽疫病致病机理与防控技术团队

动科

 

兽药与疫病防控团队

经管

刘  芳

三农数据采集与分析预警创新团队

经管

史亚军

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与产业合作组织基础研究创新团队

经管

李  华

品牌建设与保护创新团队

经管

刘瑞涵

农产品营销创新团队

园林

      柳振亮

观光林业团队

园林

王树栋

百合育种团队

园林

马晓燕

城乡景观规划设计团队

园林

冷平生

景观花卉创新团队

园林

宋永平

环境艺术设计团队

食品

 

食品微生物及功能产物的研究与利用团队

食品

綦菁华

食品加工与贮藏中化学物安全控制研究团队

食品

    韩    

果蔬贮藏加工营养安全研究团队

食品

贾昌喜

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推广团队

食品

艾启俊

食品安全控制团队

基础部

赵建庄

农产品安全与农药残留分析科研团队

计信

 

农业信息化团队

计信

王玉洁

基于农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团队

文法

佟占军

涉农法律研究创新团队

文法

胡  勇

城乡社会服务与管理创新团队

城乡

刘克锋

农林废弃物与花卉营养基质研究团队

城乡

杨为民

区域发展与会展经济研究团队

思政

华玉武

都市农业文化科研创新团队

思政

牛变秀

马恩合作制思想与都市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

 

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106项,研究水平明显提升

2010-2014年,新增国家级项目106项,涉及作物学、园艺学、兽医学、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植物保护、畜牧、农业资源与环境、法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标志着学校科研力量逐步融入国家级基础和应用研究主战场。首次进入“973计划”等研究项目;年均科技经费6934万元,2013年达9924.24万元。

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5项,发表学术论文2260篇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33项;科技成果获奖数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突破百项,植物新品种40项,制定国家、地方标准10个。2009—2013年发表学术论文2260篇,CSCDI收录论文306篇、CSSCI收录论文65篇。SCI收录论文100篇,EI收录论文151篇,CPCI收录论文34篇。

2009—2013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一览表

获奖项目名称

完成人

奖励名称

获奖
等级

年度

级别

授奖单位

备注

1

退耕还林—经济林高效栽培与管理技术推广

秦岭(2)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二等奖

2009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参加

2

大兴梨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姚允聪(4)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二等奖

2009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参加

3

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王有年、师光禄、张铁强、张海明、何忠伟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0

国家级

国务院

主持

4

森林计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姚山(6)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2011

国家级

国务院

参加

5

植物杀螨活性物质的研究与示范

王有年、师光禄、何忠伟、张海明、任建军、谷继成、张铁强等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11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6

经济林抗旱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姚允聪、姬谦龙等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1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7

大豆膨化提高PUFA转化为CLA的作用机理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蒋林树、周敏、郭玉琴等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1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8

大兴梨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姚允聪(4)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二等奖

2010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参加

9

果树优质综合农艺节水技术体系研究

姚允聪(4)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1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参加
(学校3)

10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林修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王有年、师光禄、谷继成、任建军、王建文、姚山、乔富强等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10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11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北京山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王有年、何忠伟、刘  芳、师光禄、陈艳芬、桂琳、贾海洋

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2010

省部级

北京市委、市政府

主持

12

木本粮油新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秦岭(6)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2010

省部级

教育部

参加

13

中苜3号苜蓿新品种选育及其推广应用

李华(6)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0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参加
(学校3)

14

季节性裸露农田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唐衡(4)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一等奖

2010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参加
(学校4)

15

畜禽粪便无公害资源化自主创新技术系统集成研究及其利用

刘克锋、王红利、王顺利、石爱平、王亮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1

省部级

环境保护部

主持

16

畜禽粪便无公害资源化利用研究

刘克锋、王红利、王顺利、刘永光、金珠理达、石爱平、陈学珍、王亮等

中华农业科技奖

三等奖

2011

省部级

农业部

主持

17

果园生产性废弃物有机利用及生态调控

姚允聪、姬谦龙、张杰、宋备舟等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2

省部级

环境保护部

主持

18

果园生态系统改良与控制技术研究

姚允聪、张杰、姬谦龙等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2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19

《玉米高产新技术》的出版及普及应用

潘金豹、张秋芝、南张杰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2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20

生菜周年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范双喜、韩莹琰、陈湘宁、刘超杰等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21

我国林业重点工程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

何忠伟、刘芳、郑文堂等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22

《果树三高栽培技术丛书》的出版及普及应用

姚允聪董清华、宋备舟、刘志民等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23

禽用保健型中兽药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刘凤华(2)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参加
(学校2)

24

西瓜优异抗病种质创制与京欣系列新品种选育及推广

王绍辉(15)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参加
(学校4)

25

北京地区林业碳汇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王有年(6)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参加
(学校4)

26

桃优质安全生产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王有年、师光禄、靳永胜、任建军、谷继成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一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27

生菜高产安全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

范双喜、韩莹琰、陈湘宁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一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28

芳香植物及植物源营养液产业化开发与推广

姚允聪宋婷婷、田佶、卢艳芬、张杰、姬谦龙、宋备舟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二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29

北京有机板栗生产关键技术推广

曹庆芹、秦岭、王进忠、魏艳敏、张卿、姜奕晨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二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30

林下食用菌仿野生栽培关键技术推广

陈青君、秦岭、程继鸿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三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31

北京枣恢复发展与示范推广

张铁强、师光禄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三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32

高产奶牛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

蒋林树、刘克锋、方洛云、潘金豹、王俊杰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三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33

利用种养废弃物生产园艺基质和有机肥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刘克锋、王红利、蒋林树、王顺利、陈洪伟、郑文堂、何忠伟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三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持

34

蔬菜高效配送保鲜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

黄满青(3)张海英(6)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三等奖

2013

省部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参加
(学校2)

35

《中国鲜活果蔬产品价格波动与形成机制研究》

刘芳、何忠伟等

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

优秀奖

2013

省部级

商务部

主持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