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由北京农学院经管学院、农合网主办,北京中农信达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园艺产业促进分会、北京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承办的“首届北农合作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郑文堂、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赵晨鸣、副校长姚允聪、校办主任华玉武、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首席专家金山、经管学院院长李华等出席本次高峰论坛,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社社长、农业企业高管,农业经纪人、家庭农场主、主讲专家以及北京农学院的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开幕式由经管学院党总支书记何忠伟主持。

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首席专家金山首先致辞。他指出,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进一步发展、做强做大,还需要解决合作社自身运营存在的多种问题。此次农合网与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合作主办本次高峰论坛正是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难题、促进发展,建立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副校长姚允聪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扶持农业和农民的理念,将支持合作组织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有力抓手。他表示,学校将以此高峰论坛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谋篇布局,总结经验,深化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完善教学思路和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农村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研究相关理论,从农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和精华,抓紧开发相关教材,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合作经济教育内涵,群策群力,开拓奋进,以合作经济的价值、理念、精神和态度,潜心培养高素质的合作经济专门人才,为促进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书记郑文堂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作主题报告。

他指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为北京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产业发展的内外在需求,对北京农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北京农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和空间受到的制约明显,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管理和服务面临严峻挑战,农民组织化程度亟待提高,农业国际化水平与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他认为,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品牌建设、产品质量安全和带动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未来一个时期,北京要紧密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大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的工作力度。培育扶持一批产业基础牢固、产品质量安全、品牌效益较高、带动农户较多、规范化程度高的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重点支持示范社延长产业链条,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及营销渠道建设。引导和扶持合作社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并通过自办销售网点、“农超对接”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本次高峰论坛为期2天,共有10位专家做学术报告,参会人员还集体参观了北农大学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