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三育人标兵】教研结合挑重担 教书育人谱新篇——记2011-2012年度“三育人”标兵姚山

时间:2012-12-28 作者:党委宣传部 学生记者 赵爽/文 来源:农学院 浏览:

姚山,男,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现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书记,讲师。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门头沟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 年参与完成的 " 森林计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 项目荣获 2011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2获年度校级“三育人”标兵称号。

  

数九隆冬,寒气逼人。校园的一隅,一群人正围着一位手持GPS接收机、笔直地伫立于风中的老师,只见他时刻注视屏幕的动态变化,不时移动方位,详细地向同学们讲解专业知识,他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姚山。姚山现主要负责地理信息系统、精准农业与3S技术、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机语言等多门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的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空间信息技术在农林业中的应用。

投身教师职业忠诚教育 不断开展教育创新工作

2008 年,姚山到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任教,带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走上了三尺讲台。“第一次上课很紧张,还没下课课程内容就讲授完了,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更是零”,回忆起三年多前上课的情景,姚山微笑着摇了摇头:“每堂课下来,都会发现很多问题,讲授的过程中就会问自己这个知识点我是不是讲清楚了?知识点是否可以更拓展一些?这项技术学生能不能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姚山慢慢找到了教学的窍门,工作渐渐得心应手起来。

姚山根据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制定了适合学生的课程规划。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课堂,通过典型实际案例和多样的展现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他所教授的本科课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与应用》就充分利用北农校园信息平台、课程中心进行教学,他一直要求学生当堂讲授的知识当堂消化,这样有利于巩固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他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他会主动询问学生是否完全领会,逐一进行辅导和解疑答难,学生对他这样的授课方式非常乐于接受。

2010级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左汪勇说:“姚山老师非常严谨,我很佩服他。当我有疑难问题时,他总会详细地讲解,直到我完全理解。他知识储备丰富,讲解也非常精准,还有一些天才想法,让我们惊叹不已。”课下,姚山像哥哥一样照顾学生,话语间对学生的关爱、生活上对学生无私的帮助使他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偶像,不止一个学生说到:“在大学能遇到这样的教师,很幸运。”

引领支部建设为农民服务  努力培育农业信息人才

姚山现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以及科研项目的同时,作为党支部书记,更是对党支部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注入了诸多的心血。

姚山带头参加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双百对接活动中的“‘百村’农业信息化推广团”,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的深度推广工作,服务于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和支部成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北京郊区农村信息服务实现了由传统的书面资料文献传输向现代电子信息服务方式转变。但在调研中发现,在京郊偏远山区,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计算机知识更是匮乏,很多农民不会使用电脑,甚至有些村子没有网络信号,依靠网络推广农业非常困难,百村农业信息体系创立之后,如何让北京农民容易接受成为姚山和支部成员的一个难题。他们最终决定将网络推广变成短信推广,缩短了研究成果与农民间的距离,解决农业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农业信息化的推广进行有效探索。在此次“双百对接”活动中,姚山由于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顺利入选我校专家团队。通过“双百对接”活动拉近了姚山与农村、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在与农民接触过程中,姚山拓宽了研究思路,提升了科研能力。

姚山积极配合学院领导,参与了本科专业增设工作。申报前期,姚山主要负责调研,查阅相关材料,撰写调研报告,四处奔波。到北京林业大学、大兴区农委信息中心等农业信息化政府主管部门和北京联创思源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十多所单位进行调研,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为了更好地教学,根据新专业的特点和教学需求,姚山又投入到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的制定工作当中来,最终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多次努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于20109月招收了第一届学生。此次专业申报成功丰富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专业设置,弥补了农业信息化人才在我校的缺失,为学校、学院的人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立足于北京及全国农业信息化普及大趋势为我国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了更多应用、管理型人才。

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继续探索科研新思路

对自己有着严格要求的姚山,在担任大量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不忘对科研的思考。他埋头于科研与教学中,时刻注重自己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的努力做了多项课题研究,并取得突出成绩。

    2011年,姚山所在的都市农业信息技术团队帮助门头沟区科委建成了生态城模型。该模型的意义在于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出生态城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在虚拟的环境下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减少实际工作中的返工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姚山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增长才干。2012214 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11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 余名获奖代表参加了大会,姚山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凭借2011 年完成的“森林计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近几年,他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参加和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作为主要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作为副主编出版教材2部;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获2010年度门头沟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尽管获得诸多研究成果,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尽量将科研知识融入到教学当中。

姚山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教学和科研是相通的,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促动。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的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教学案例,使教学变得丰满,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他的研究生黄晓东深有感触:“课堂上,姚山老师总是将自己科研中的实际例子与讲课内容相结合,让我们接受起新知识来更加容易。在生动的讲解中,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掌握知识的扎实程度决定了日后在实际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成效高低。”

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姚山面对困难,他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干劲;面对耀眼的光环和殊荣,他有着波澜不惊的从容和淡定。走进他的课堂,收获的是丰富的知识;而当我们走进他深邃宽广的精神世界,收获的是一份真实的感动和敬佩。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