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2点,我校隆重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全校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第二十八个教师节。校长王慧敏,党委副书记高喜军,副校长杜晓林、郑一淳,纪委书记朱生利,校长助理范双喜出席会议。会议由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朱生利主持。
大会上,党委副书记高喜军宣读了《北京农学院2012年教师节大会表彰决定》,隆重表彰了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得者,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获得者,2010-2012年度“三育人”先进集体、“三育人”标兵和“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在教育系统工作满三十年的教师(2011、2012年)和2009-2012年度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北京高校教学名师邓蓉,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何忠伟、刘凤华,生物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等5 个“三育人”先进集体,刘正坪、马晓燕等7名“三育人”标兵,王燕、成军等37名“三育人”先进工作者,陈学珍、孙淑玲等29名从事教育工作满三十年的教师,《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61项教育教学成果受到表彰,学校领导为获奖集体及个人代表颁奖。
王慧敏校长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邓蓉老师颁奖
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何忠伟、刘凤华老师
2010-2012年度“三育人”先进集体代表
2010-2012年度“三育人”标兵
2010-2012年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2010-2012年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2010-2012年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2011年在教育系统满三十年的教师

2012年在教育系统满三十年的教师

2009-201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代表

2009-201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代表

2009-201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代表

2009-201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代表
校长王慧敏发表讲话。她首先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并向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老教师、老领导、老同志和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的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王慧敏校长从教育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工作及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基础建设、国际合作l各项保障、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六个方面全面回顾了2012年上半年的工作,并对2012年下半年学校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她指出,下半年,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等教育体系,完善“卓越园艺师”和“卓越兽医师”实施方案,深化与首农集团、北京顺鑫农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提升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提供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效益,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提供保障,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都市型现代农业办学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提供政治思想、组织保障。
王慧敏校长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希望大家更加爱岗敬业。教育是以奉献为行动的事业,希望大家准确把握岗位职责和个人定位,踏踏实实地做好岗位工作,潜心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践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光荣使命。
二是希望大家更加关爱学生。教育是以爱为基础的事业,学校中心的任务就是人才培养。希望大家用真心、真情、真诚关爱学生,多与学生打交道、交朋友,缩短师生距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闪光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是希望大家更加注重为人师表。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事业,希望大家更加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在教风、学风、学术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师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自觉维护教师的形象和尊严。
王慧敏校长强调,国家和北京市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为我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校已经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各项办学指标全面逼近更名大学标准。9月6日刚刚举行了北京市三委两局合作共建北京农学院签字仪式,这不仅是在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种机制创新,更是我校办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进一步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学校将以此次共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国农业科技教育会议精神,围绕北京现代农林业发展需求,突出办学特色,优化办学机制,强化协同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林大学制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农林大学,为推进首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大会上,北京市教学名师经济管理学院邓蓉教授、“三育人”先进集体基础教学部王惠川、“三育人”标兵、先进工作者刘克峰分别代表获奖个人和集体发言。
北京市教学名师经济管理学院邓蓉教授发言

基础教学部主任王惠川代表“三育人”先进集体发言
城乡发展学院院长刘克l代表“三育人”标兵、先进工作者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