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的展馆内,随处可见面带笑容的志愿者。在他们当中,有一群来自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他们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普通市民讲解草莓栽培技术、草莓科普文化。他们在传播丰富多样的草莓文化的同时,也传递着志愿者的精神,展示着北农学子的风采。
草莓栽培技术的讲解员
在亚洲、欧洲、美洲风情展示区等地,随处可见我校解说员为游客解说的身影。
从主入口进入风情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亚洲风情馆,11级志愿者陈小雪在这里为游客介绍各种栽培技术及世界风情,她一边带领游客前行一边讲解:“我们这里展示的主要有中国H型支架,日本热储存模式,欧洲NGS立体栽培模式,A型支架式,手动可调节式等,如果对草莓种植技术感兴趣,也可以留意国际草莓展区的先进栽培技术。”当游客问到展示区整体构造时,她又认真为游客们介绍起室内布局,从走廊到灯光,完全不逊色于专业人士。
09级学生张艳丽已经是第三次担任志愿者了,她说:“我参加志愿者活动不是第一次了,自然深知当志愿者的苦与累。但是,无论我的身体多累,心里却是甜的。虽然培训时间与春节假期相冲突,但是我还是选择留下,我的家人也很支持我的工作。”张艳丽又有些遗憾的说:“虽然身在草莓大会但昨天的开幕式却无法亲临现场,因为我的工作在这里,我的责任就在这里。回去后我一定要通过媒体的报道去了解昨天的开幕仪式。”
草莓科普文化的传播者
草莓科普展区包含草莓与文化、草莓与健康、草莓与城市、草莓与生活、草莓与科技五个主题内容。我校志愿者在这里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草莓科普文化展区分四大部分:草莓科普、草莓大观、草莓天瀑和草莓叠韵。这四个组成部分对称地分布在草莓科普文化展区的场馆里。”顺着清脆爽朗的解说声音看去,是我校志愿者赵宇扬同学。她面带微笑,语速适中,正在为游客进行场馆介绍。她说:“我的工作主要是接待团体参观者、政府人员等,昨天,我接待了一个台湾的参观团,有一位游客用英文向我咨询,当时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培训过了,相信自己一定没有问题的’,果不其然,我为他一一解答疑问,最后,他也表示很满意,这件事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工作增添了许多信心。”
忙里忙外的幕后工作者
为了保障大会的安全,还有一些志愿者默默奉献在大会的背后,在办公室部长的带领下,奔波于室内室外,不分日夜地忙碌着。
刚从外场回到办公室的徐丽娅同学说:“办公室里的工作不仅琐碎而且需要临时外出,如果我们有所疏忽,就会对大会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
胡静雨同学是我校草莓大会志愿者中唯一的男生,他的任务之一就是站在交通要道疏导人流,指挥交通。大会开幕当天,工作到凌晨三点钟的胡静雨休息了不到3个小时,六点钟又继续正常上岗。他说:“这几天我们确实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们的工作不能有半点松懈,这些都是我们分内的事。”午后一点多,胡静雨才顾上吃饭,冷了的饭菜搭配一杯白开水,就是他的午餐了。刚吃了几口,传呼机里忽然传来一则外出消息,胡静雨放下手中的盒饭,急匆匆的跑下楼去,在部长带领下又去疏导人群了。
有一种奉献,很闪亮。有一种辛苦,很快乐。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培训和志愿服务中,我校志愿者们用美丽的微笑、真心的付出带给大会比草莓更甜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