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时间:2011-02-10 作者: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 来源:农学院 浏览:

 

1 3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重点研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重点与发展趋势,北京新农村建设重点与趋势及其他热点问题。研讨会由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科技处、北京农学院科协、北京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承办。 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高东主持。

           

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会长焦守田提出,面向21世纪,北京郊区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农民队伍,同时依靠农业大户带动土地流转,依托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市农委原科教处长张一帆在发言中认为,都市农业的历史使命是适应首都绿色需求、满足市场供给,蔬菜是发展重点。要注重新型农民培养、运用创意农业促进农业创新、利用品牌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由农业机械化延伸到信息化、要有现代管理、现代教育的支撑。

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都市农业发展迅猛,但低档次融合多、产业功能越来越少。今后都市农业的重点应在菜篮子、生态社会功能、文化功能领域进一步开发。他认为,北京农学院处在很好的机遇期,没有死守农科,在国内首开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先河。他建议学校要继续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方面继续下功夫。同时进一步加强首都阳台楼宇农业、都市农业技术、都市农业装备等领域的工作。

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参事、首经贸大学张强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北京农学院在都市农业发展中找到了新的路径,在国内处在领先水平。北京都市农业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对农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应当控制工业发展,保护城市要靠农业,同时要做好农民的需求服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王克孝教授结合与北京农学院多年的合作研究,提出今后要靠都市农业文化提升农业,要进一步开展都市农业发展规律与机制研究,并建议成立北京农学院农业文化学院。

我校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师光禄教授、经管学院院长何忠伟教授、学生处长韩宝平、党政办主任华玉武、人文学院书记李刚、科技处副处长胡宝贵、蒋林树、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都从各自研究角度做了发言。大家认为,都市农业要有新的起点,要有新的认识,研究要更加宽广;现代农业城的建设要通过信息技术软技术带动,突破资源约束;要构建起都市农业的信息、金融网络服务平台,要靠新型制度支撑都市农业发展;都市农业要解决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要进一步加强都市农业文化与农村文化的研究;加强生物技术与软科学的结合发展研究;进一步开展都市农业创新研究;受各种资源的制约,北京并非是一个无限发展的城市,要利用有限的农业与农村资源保护城市和谐发展、保存并发展首都的地方文化。

校长助理范双喜教授指出,农业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学校要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率先在北京开展“卓越农艺师计划”,尽快推向社会、服务社会。

校长王有年在会上感谢校外各位专家多年对学校的支持,表示要进一步搭建都市农业研究与发展平台,汇集专家智慧,为政府献策、为郊区农业发展出力。他指出,本次会议的背景是在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背景下召开的。北京的都市农业要研究从世界城市背景下如何发展都市农业,从三个北京、三次产业融合、三个“北农”(绿色北京农业、科技北京农业、人文北京农业)角度思考;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研究北京水的问题、民生水的问题;要研究北京农业的多元开发,要进一步研究都市农业文化发展;要大力发展五生型农业、解决健康问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破解人的问题,发挥大学生村官生力军、农民主力军的作用。

校外专家感谢多年与学校的合作,表示愿意进一步以客座研究等形式进一步开展共建与合作研究。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