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我校创先争优活动受到表彰 党委书记王慧敏在会上交流工作经验

时间:2010-12-04 作者:组织部 学生记者张可强 来源:农学院 浏览:

 

 123,北京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总结部署暨表彰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市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王安顺出席并讲话,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对北京高校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总结,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教育部、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和北京高校领导、教书育人标兵、成才表率出席会议。会议由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主持。

                 

会上颁发了“北京高校育人标兵”奖、“北京高校成才表率”奖和“北京高校优秀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奖。我校党建工作创新项目“高校教师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实施‘双百对接’活动”获得表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李蕊老师荣获北京高校育人标兵称号。  

我校党委书记王慧敏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以支部双百对接为载体 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发言,介绍了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党委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委的有关要求,以支部双百对接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了服务京郊新农村建设和学校科学发展的双赢。

               

王慧敏介绍了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找准载体,明确目标。按照市委教育工委要求,我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单位实际和党员特点,注重调动和激发师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二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学校党委专门制定《关于开展双百对接活动的实施意见》,建立党委领导、组织部负责、各党总支、党支部具体实施的运行机制。三是紧贴需求,扎实推进。学校党委针对对接农村党支部提出的实际需求,结合每个教工党支部的学科背景,精心安排对接组合。各党支部深入农村调研,与村党支部共同研究工作方案,通过整合支部成员的专业优势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本支部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党委组织部协调校内外资源,联合攻关,共同破解难题。

    王慧敏还介绍了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破解生产实际难题,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在对接中,各支部发挥组织优势,借助党员的专业特长,进一步查找影响当地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村支部理顺科学发展思路、应用新的科技成果,解决制约村域发展的关键问题,助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二是搭建服务基层平台,促进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地方农业院校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解决下基层、接地气的问题。双百对接拉近了教工党员与农村群众的距离,畅通了学校与京郊农村的沟通渠道。三是激发党员积极性,增强党支部的组织活力。双百对接密切了教工党员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接活动搭建了工作平台,创新了工作机制,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一带一,携手双百对接,使红色“1+1”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化。

下一步,学校党委将继续按照市委、市委教育工委的部署,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锤炼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和充满活力的党员队伍,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在全力推进三个北京建设、推动首都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步伐的进程中做出新的贡献。

组织部部长张铁强代表学校领取了获奖证书。

               

据悉,此次会议共表彰了70名“北京高校育人标兵”,30名“北京高校成才表率”和30个“北京高校优秀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我校党委及时抓住市科技系统100个党支部与创新型乡镇100个村党支部的双百对接活动这一契机,组织全校教工党支部与京郊13个区县的57个村党支部结对子,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在服务京郊新农村建设中,在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中,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李蕊老师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曾获北京市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北京农学院育人标兵称号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积极营造教学相长育人氛围,探索了亲近学生、了解学生、欣赏学生、珍爱学生的一整套育人模式,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