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在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我校收到一封自闭症双胞胎儿童的父母来信,信中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6级学生句冉、李淼,2007级学生高健夫、刘峥、陈晨,2009级学生任梦竹、周娜新、姜瞪,2010级学生方宜农等10余名同学的无私帮助表示感谢。
句冉等同学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2009年9月以来,每周坚持到自闭症儿童家中进行志愿服务,风雨无阻,帮助他们敞开心扉,促进他们心智成熟。儿童父母特别寄来感谢信表示对“志愿者”们的谢意。
感谢信
尊敬的北京农学院领导、老师:
你们好!
我们是一对自闭症双胞胎孩子宝宝贝贝的父母,之所以写此信,是因为有那么一群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了我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建了我们战胜自闭症病魔的勇气和信心。
宝宝贝贝出生于2002年,双胞胎的降临为初为人父、人母的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然而,这哥儿俩刚过2岁时,孤独症的诊断,却如晴天霹雳,让我们的生活陷入了黑暗之中。宝宝贝贝那时候毫无语言,甚至没有其他任何交流方式,异常多动,却对我们父母的关爱,从未表现出感觉,连我们叫他俩名字的呼唤都不会回应,因为他们的核心障碍就是交流。痛苦中,我们甚至做好了他们终身无语,一辈子不知道我们多么爱他俩的悲观准备。多年来,我们马不停蹄地辗转于康复机构、幼儿园、医院,但他俩的进步依然是如蜗牛般的缓慢,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都让我们感觉喘不过气来。看着宝贝一天天地长大,却无法与同龄的孩子一样玩耍,甚至也没有更多的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实在是令人焦虑。
在我们对宝贝一筹莫展的时候,贵校社工专业2006级本科生句冉、李淼,2007级本科生高健夫、刘峥、陈晨等多名同学来到了我们家,陪着宝宝贝贝游戏、逛公园、爬山,教他们打球、跳绳、玩玩具。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坚持在课余,牺牲自己的休闲和娱乐时间,到家里来陪伴两个孩子,风雨无阻。志愿者们每次都是轻轻的来了,又轻轻的走,如此坚定而执着。他们从不索求什么,连留他们在家里吃顿午饭都不肯。他们的到来为两个孩子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也让他们有了更多与社会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虽然他们有时候并不能分得清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为何而来,来自何处,甚至不记得他们大部分人的名字,偶尔还会把称呼搞错。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却无法忘记。
忘不了,森林公园湖边,你们和孩子们嬉戏玩耍的身影;忘不了,炎炎夏日的八大处,你们陪孩子们爬山,在寺院的钟声中为孩子们的康复祈祷祝福;忘不了,在雪花飞舞的冬日,你们拉着孩子们的手又蹦又跳,让孩子们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浪漫;忘不了,小区操场上,你们和孩子们互相追逐,秋千架旁,你们在一旁保护,孩子们无忧无虑、欢乐的笑声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和你们年轻的心;忘不了,在我们拥挤的小家,你们陪宝宝贝贝写字、画画、剪纸、拍气球、叠纸飞机,贝贝看到满处飞落的纸飞机,高兴得手舞足蹈,拍手尖叫;忘不了,孩子们的生日宴会,烛光映着你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们的心底浮起多少久违的温暖;忘不了,你们花了多少个日夜,费了多少心思,完成了对宝宝贝贝成长足迹记录跟踪的一本书,作为给孩子们的礼物和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特殊纪念;忘不了,你们为了让我们夫妻俩松口气去看一场演出,在寒冷的冬天大老远赶来替我们照顾孩子,直到我们回来你们还依然留在那儿,饿着肚子没有吃饭……太多的场景,平凡而真实,却时刻击打着我的心,让我们难以平静,难以忘怀……
曾经,两个孩子的疾病彻底击垮了我们对生活的信心。可是,因为有你们的一路陪伴,我们不再感到孤单。你们的爱心像一束阳光照进我的生活,温暖我们冰冷无助的心。认识你们是我们此生最大的惊喜和孩子们最深的福分。志愿者,这个曾经离我们很遥远的字眼,如今也走近和环绕我们的生活,给我们信心、勇气和力量。知道你们学习工作肩负沉重,也知道你们同样需要对自己关怀照料;不知道你们是否曾经少不谙事,也不知道是什么促使你们作了这样的决定。你们,是这般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选择成为一名平凡的志愿者,却又是光荣的志愿者,将宝贵的青春时光无私奉献给两个期待康复的孩子。你们的心里很清楚,选择做一名志愿者,就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和不一样的体验,就选择了更多的责任和更艰辛的付出。在 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你们纯真的爱心显得那么弥足珍贵,你们是这个社会最美丽的财富和最闪亮的希望。
因为有你们,我们在绝望中点燃了希望;因为有你们,我们在黑暗中吹响了号角;因为有你们,我们收获了今生最温暖的感动。你们用切身言行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你们同样也用自己的艰苦付出展现了贵校学子关怀社会、服务社会的高尚品格。
如今,第一批志愿者中有两人都已步入社会,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由于平时工作十分忙碌,没有时间来陪宝贝,为了不影响宝宝贝贝定期的志愿者工作,为了孩子康复那遥不可及的一线希望,他们决定将这一任务传给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让爱不断地延续。2010年的秋天,来自贵校社工系2009级任梦竹、周娜新、姜瞪,2010级方宜农等同学接手了带宝宝贝贝的志愿者任务。他们都十分可爱,虽然刚接触宝宝贝贝时显得有些茫然无措,不知如何下手,但他们都是满怀一腔热情。他们对宝宝贝贝的爱和关心令人感动。与此同时,第一批志愿者不仅肩负起带动新志愿者的任务,还继续选择在有时间的情况下,一如既往地来陪宝宝贝贝。
如今,宝宝贝贝已经8岁了,在志愿者的带动下他们的心智在成长。平时说话很小声的宝宝,习惯了周末志愿者哥哥姐姐的陪伴,有时就会偶尔从嘴里大声蹦出“高健夫,我要高健夫”的字句。我想,宝宝一定是在想那个经常背他、悠他、带他爬山的志愿者哥哥了。我们曾经担心,怕孩子的交流障碍,让志愿者们的热情只从孩子那里回馈到冷淡或无反应,但一年多下来,志愿者们分明见证了宝宝贝贝绝对不再把他们当作陌生人,在众人之前,他俩会主动选择性地找熟悉的大哥哥大姐姐去击掌去拥抱。这种看似简单的情感的分享举动,曾让我们深深地感动。虽然我不确定宝宝贝贝已经有了感激之情,但我们相信,他俩对志愿情感中,想念、友谊这类复杂的情感正在建立中。
12月5日,在国际志愿者日到来的时候,我们想仅以此篇文字来表达我们全家对朴实而善良,无私而高尚的志愿者们的深深谢意,感谢贵校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算为热心公益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服务社会的平台,感谢贵校所有志愿者对我们的两个自闭症孩子无怨无悔、长期艰苦的付出。透过贵校所有志愿者的事迹,我们看到志愿者的精神,正形成一个巨大的光环,从贵校向整个社会扩散,去温暖和感动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借此机会,也祝愿贵校事业蒸蒸日上,老师、同学们工作学习快乐、进步!
秋妈妈、秋爸爸
2010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