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步走——”,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咚、咚、咚”,胸口传来阵阵心跳声,脚下传来整齐划一的踏步声。在开阔的广场上,24名身着军装、手擎国旗的女生,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旗杆前,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2010年9月17日,北京高校第二届国旗仪仗队检阅式的现场,来自学校的女子国旗班正在接受检阅,标准的姿势、默契的配合,一如十五年来风雨无阻的每一天。这一天,她们出色的表现震撼了全场,最终赢得了大赛一等奖。
十五年来,我校以女子国旗班建设为载体对青年学生开展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基地,成为当代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先锋集体,成为新时期学校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强大阵地。
北京唯一 北农第一
“我志愿加入学校女子国旗班,遵守国旗法,爱护国旗,护卫国旗的尊严,做国旗的忠诚卫士。” 这是338名普通女学生面对着国旗曾郑重许下的承诺。年复一年,每当送走一批老成员,国旗下又会重新响起24名新护旗手的清亮誓言,而这一历史则要追溯到1995年。(第1- 11届为22人,第12届以后为24人)
学校虽然是一所“农”字头院校,但是生源70%来自城区,女生比例高达七成,针对实际情况如何开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成为了学校亟待解决的命题。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之后,1995年9月,校团委落实党委决定,首开先河,建立首都高校第一支女子国旗班,把规范的升旗仪式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从各院推荐的军训优秀学员,到正式国旗班战士;从一百多人的操场训练,到24人的行进队列,三个月严格的基本素质训练,一拨接着一拨,每天都有人被淘汰,激烈程度远远超过校内其他所有选拔,一切只因为大家要加入的是具有“北农第一班”称号的女子国旗班。留下来的同学在政治思想、学习成绩、品貌举止、身材身高等方面无一不是出类拔萃,正如负责国旗班日常管理的王建利老师说:“每一个大一新生都想加入这个集体,被国旗班淘汰的同学,无一不是哭着鼻子离开训练场的。”
建立完备制度 不成文规定约束
经过三个月的淬炼,进入国旗班却并不意味着尘埃落定的轻松,接下来是整整一年的半军事化训练和大大小小的各项任务。
半军事化训练就是每天进行1个小时的军姿、队列、分列式、升降旗的训练。此外,国旗班的同学每天都要到办公楼前升降旗,周一参加全校升降旗仪式,遇到重大节日和大型活动,还要承担志愿服务工作,每年定期组织国旗法的宣传。“能够坚持十五年,国旗班除了靠建立完备的制度,还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隐形地约束着每一个队员。”学校团委书记杨宝东介绍道。
“不迟到、不早退、不掉队、不抹黑”,这是国旗班的自律准则。在铁的纪律面前,无论春夏秋冬,国旗班战士参加活动都必须身着军装;无论刮风下雨,国旗班战士进行训练都要求准时到达。“在接近零度的天气里,大家都不能戴手套,每个人的手都冻成了紫红色,夏天的太阳照得眼睛都睁不开,穿着厚厚的军装一站就是一小时”第九届国旗班战士刘洋回忆当初,“我和几个同学宿舍在校外,每天必须五点起床搭乘头班车到学校,可我们从来没有迟到过。”
在国旗班里还有几个不成文规定——一是每个成员的学习成绩必须要名列前茅,“国旗班的同学不允许有挂课,每年有90%以上的队员获各种奖学金。”一位国旗班女生说。
其二,国旗不可以拖地,国旗不可以淋雨,淋雪也不可以,每当遇到升旗都会行注目礼。“这都是我们爱护国旗的一种方式。”已经毕业工作的王琰认真的说:“每次下雨,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赶紧把国旗降下来,有的时候,冒着雨就去降旗,那会我们真的是有舍己为旗的精神。”
此外,国旗班还有一个届届相传的国旗日记,上上密密麻麻写满的都是每个人积累的小窍门:怎样通过眼神、手势的交流使小组的配合整齐划一,怎样安排执行任务的一年的生活才能留出最充裕的时间,怎样学会在这一年之后,路过国旗,不再陌生而是充满敬意与感怀。
爱军装 护国旗 国旗意识深入战士心中
“身为国旗班的一员,从穿上那身军装开始便铭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是一种红与绿的向往与执着。”——翻开一本国旗班感言手册,上面写着这样的感悟。
“衣服是一届一届往下传的,传到我们手里的时候,有些衣服的裤腿和两侧裤线都磨坏了,但我们更珍惜这套来之不易的服装,不但没有抱怨反而认为这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第九届国旗班战士孙翠宇说,穿着这身绿色军装,自豪之心便不自主地增加。
在国旗班最大收获是培养了对国旗的深厚感情。“不管是在教室、图书馆、宿舍或者食堂,如果突然出现风雨天气,脑子里就会跳出‘国旗’两个字。然而当我奔向旗台时,国旗班成员熟悉的身影已然入目,那时大家在一起是真的在一起,心永远连着心。”
升旗仪式是庄重而神圣的,学校女子国旗班形成一套自己的升降旗仪式一届一届传承下去,每一名成员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每一个环节都按规则严格执行。单进是第五届女子国旗班的宣传委员,并不是旗手,一直只是守护在国旗边默默地目视国旗缓缓上升,而在千禧年(2000年)的1月1日,她亲手将国旗抛向空中,完成了节日的特殊任务。因为在这个特殊节假代班,她得到了一年来唯一一次亲手将国旗升至空中的机会,这一刻永远留在了她心中。
第十三届国旗班战士陈翼明永远忘不了2008年5月19日的清晨,“我们穿着同样的军装,用同样的步伐走向操场,可肩上的国旗似乎比往日更加沉重……来到旗杆下,默默地将五星红旗缓缓降……这是我第一次执行下半旗的任务,是为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遇难同胞,闭上眼,我感觉到了国旗在无声的哭泣。”
争先锋 树榜样 爱国意识深入学生心中
女子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