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党委副书记高东为团长的赴山西吕梁地区送科技下乡实践团,在吕梁市科协主席王建军、临县副县长刘平贵等同志的陪同下,对吕梁地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热烈欢迎。
我校赴山西吕梁地区送科技下乡实践团对吕梁红枣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在全国红枣生产第一大县的临县,大家看到了满山遍野的枣林长势喜人、果实累累、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与科技人员介绍说,栽枣树不仅能脱贫致富山区农民,而且能涵养生态,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当地农民深有体会地说,“要想富栽枣树,要早富种枣树”。 吕梁市科协主席王建军同志对大家说,吕梁地区是革命老区,他们对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现在他们正在为枣产业的发展默默奉献。实践团对老区人民为国家所做的贡献感到十分敬佩。

临县曲峪镇开阳村是我校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的科研与示范基地,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课题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扎根在红枣生产地区,开展枣树栽培管理与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不仅在吕梁地区取得了显著效果,而且使周边的陕西等地枣树的种植面积与红枣产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实践团在示范基地现场为当地农民讲授了利用生物技术提升红枣产业的管理水平,手把手地示范了生物防治的操作方法,解答了目前红枣生产凸显的疑难问题,介绍了下一步枣林管理的措施,提出了不同物候枣林高效生态调控的关键技术。农民们非常感谢实践团的传经送宝,深有体会地说,要想提高红枣的产值和增加收入,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

我校送科技下乡实践团在山西省临县奥华枣业食品有限公司作了调研,公司总经理郭海平详细介绍了该公司的生产规模,主要红枣加工产品、营销渠道、公司的管理模式以及今后发展的远景规划。大家根据红枣的特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发展红枣产业的优势与潜力,认为公司要大力发展适口性好、消费方便、价廉物美的大宗产品,占领全球大众消费市场,同时还要集中力量适度发展能突出枣果高营养优势、体现高效优质安全枣果特色、具有高档功能性的枣深加工产品,结合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占领高端消费市场。并就以政、产、学、研、推的方式,开展多企业、多部门联合协作攻关,形成完善的政、校、企合作研发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体系,推动红枣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

临县县长张建国、林业局局长李晓明、科技局局长刘世林、扶贫局局长曹来旺、天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浩宇、天然林枣业公司董事长郭继文、食品科学学院院长贾昌喜、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何忠伟、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师光禄、人文社科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刚、生物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赵洪娥、植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张喜春、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奕松和赵晓萌、团委书记杨宝东以及曲峪镇党委书记、镇长、开阳村委书记、村长、部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也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