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召开“北京地区基地工作会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傅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王祥武以及市教委科研处领导同志及北京40个文科基地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李建平副主任主持。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史亚军、科研处张卿同志参加了会议。
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王祥武在会上做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第三批研究基地建设报告》,从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人才、学术等方面总结了第三批8个基地的建设效果,对依托我校成立的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给予充分的肯定。
规划办李建平副主任公布了了第三批文科基地验收结果:依据研究方向、研究水平与贡献、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运行与管理、发展思路与潜力等5项指标考核,依托我校而建的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考核结果为优秀。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代表在会上做了题为《文科基地开放课题的设立与管理》的发言。发言全面介绍了基地建设三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单位的共建下,坚持开放建设、公开招标、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做法与体会。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傅华在讲话中指出,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高校的科研优势,通过跨学科、跨行业开门办基地,广纳贤才,组成了强大团队,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在坚持理论与现实结合研究重大问题方面,市级基地做的是典型的、最实的;基地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学理支撑。他希望各文科基地要进一步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规律发展研究,注重形成传统,使市级文科基地成为创新的大本营、知识的孵化器、科学的试验田和成果的主产地。
2009年11月18日, 按照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的有关规定,市教委科研处和市社科规划办规划处负责组织专家组于新农村建设基地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对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基地提交的各项成果进行了审阅。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北京农学院作为北京市属唯一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建立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主管部门对基地选得准,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目标准确、思路清晰、成果突出、成效显著。
据悉,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经过三年建设周期,现研究、办公设备总值已达100.7万元,拥有图书资料近3000册,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9项,科研经费合计达408.41万元,共出版专著2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5篇,撰写咨询(调研)报告12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