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我校召开推广教授、校友与村官座谈会

时间:2010-06-04 作者:李晨谊、武芯蕊、张晋京 来源:农学院 浏览:

6月3日下午,“1+1+X”大学生村官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暨科技推广能力培训班—推广教授、校友与村官座谈会在我校教B209第二会议室举行。副校长郑一淳,学生处处长韩宝平及我校部分推广教授出席会议。我校毕业的45名延庆县大学生村官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科技处副处长蒋林树主持。

座谈会上,仝其根、董清华、陈青君等老师对各自的科研成果向参与培训的村官进行了推介。

陈青 君老师对“食用菌新品种—怀柔柳菌的种植”进行了推广。其科研课题主要在延庆进行。食用菌的开发对医药方面有很大帮助,食用菌含有高蛋白,并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对体健康有较大帮助。在柳菇种植方面, 老师还介绍了几点养殖技巧,如在培育期间,投入一公斤肥料可产出一公斤左右蘑菇,每次可产出4—5潮株。在做菌棒时,需要50天时间。养殖期间注意大棚内要保持温室温度等实用性建议。

董清华 老师研究草莓多年。他说,研究有“三新”很重要。首先是要有新的观念。例如对于都市农业, 老师简练的将其概括成四点,第一是无籽或者细籽;第二是不用削皮;第三是要与人们的休闲活动结合起来;第四是无公害,保证食品的安全。其次是要有新品种,因为只有在不断地研究和积累中才能得到新品种。第三新便是新技术。相比外国的高成本,我们在这方面有了两大突破。首先是将营养成分制作成水溶性很好的肥,直接通过浇灌给植物。除此之外我们还简化了种植槽。这两方面节约了不少成本。

本次座谈会,以推广教授的言传身教为切入点,通过与村官近距离的交流与沟通,搭建推广教授与村官的全方面联系与合作的平台。座谈会上,刘正坪、王文和、 赵波等 老师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也向广大村官做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随后,参加培训的大学生村官与校领导、推广教授进行了座谈。村官们根据自己所在村子的基本状况,大胆向教授们提问。其中一名村官表示,他们的村子比较适合杏树的种植,但为了进一步利用土地资源,还想在树下种些草药。教授提醒他,这样的种植格局,应充分考虑植物间的相生相克问题,这样可以很好的防止两败俱伤。还有村官提到,自己是国际学院一名非农专业的村官,他很希望将自己的设施农业——葡萄大棚种植做大做强。听到这里,专家们纷纷表示,他所提出的设施农业本身就是一个特色产业,这样的项目很具有发展潜力,所以今年他需要将销售做大做好,进一步提升自己产品的附加值。面对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刘正坪教授意味深长的说:“病虫害防治工作”应结合都市农业成果,可寻找一些可防治的细菌,如微生物生态制剂等,将生物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接下来,王文和老师在发言中表示:“园林学院希望通过本院各专业的不懈努力,尽最大所能提升城乡规划,并在生产、种植花卉方向为村官们所在的村镇提供技术支持,此外,还可帮助旅游产业挖掘文化内涵。”

会上,村官们通过自己对自己所在村的发展情况的一一介绍,以及和教授们面对面的交流纷纷表示:非常感谢我校安排的这次培训班,使他们对农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和全新的认识,受益匪浅,这对帮助他们村子的致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让他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村官的工作不仅仅是做一些整理档案、简单的操作计算机操作等琐碎的工作。他们会将培训班上的所学和获得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带领村民致富。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