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历时多年完成的“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一支特别能钻研、特别能协作、特别能攻关的研究团队。在王有年教授的带领下,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就先后主持攻关过重大科研项目,为此次获奖奠定了坚实基础。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有年教授主持了“旱地果园节水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90年代初期主持了北京市高教局“八五”重点“干鲜果品(枣栗桃苹果草莓葡萄等)良种繁育与优质节水高产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梨枣优质高产配套技术研究和推广”等项目。在果品“产学研推”一体化的进程中,组建团队,凝练形成了果树重点学科的建设方向“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并被列为北京市属高校的首批学术创新团队。
科研方向源于枣业发展遇瓶颈
在一望无际的华北丘陵山区,经常可以看到成片的枣林在风中飒然挺立。枣树成林,绿影婆娑。
枣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大历史背景下,我国枣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粗放的经营模式导致每年20%-30%枣林遭受有害生物的危害,每年损失高达数10亿元以上。
如果能够突破枣林高效生态调控方面的关键技术,将给枣业带来巨大的提升和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然而,实现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却并非易事,相关研究已成为农林产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难题。
与此同时,工业文明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如何继续让枣产业和枣文化在新时代下永葆青春并展现新的特色,是王有年团队一直在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这一思考和探索竟然持续了20年。
20年科技攻关路漫漫
20世纪80年代初,王有年带领几位教师和学生走进山西吕梁开始科技扶贫工作。当地农民渴望脱贫的眼神深深触动了他们。那一刻,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经过调研分析后,当地的生态条件很适宜种植枣树,而种植枣树也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快捷途径。但是,枣树害虫种类繁多,影响了枣树产业的发展。
如何提高枣的产量,如何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成为王有年和其他几位老师的研究重点。于是,在对山西吕梁的扶贫中,王有年带领的北京农学院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学术创新团队与枣结缘,开始了20年的漫漫科研路。
20年来,他们风雨同舟,几乎跑遍全国枣树的所有种植地和生产基地,走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20年来,他们吸收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年轻学者,不断壮大自己的科研力量;20年来,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单位,不同地方,但始终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孜孜不倦,潜心钻研。
20年来,他们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离着最终的成果越来越近。20世纪80年代,团队骨干张铁强就开展了枣树资源品种调查,对北京市及全国枣树品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编著了《北京果树志·枣志》(1988年),第一次将北京的31个传统名优枣品种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记载,对老北京枣品种作了抢救性的挖掘,为北京原产枣品种的恢复发展、推广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濒临灭绝的北京优质枣树品种——郎家园枣,原产北京市朝阳区郎家园,被列为清朝皇宫贡品。上世纪40年代初,郎家园一带有数百株枣树,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郎家园枣濒临绝境。为了保存这一优质枣品种的种质资源,北农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与朝阳区林业局共同着手恢复发展,培育苗木,建恢复发展示范园,与庭院散生的枣树共同构成了大规模繁育的种质资源圃。北农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还解决了郎家园枣苗木繁育和生态调控的技术难关,总结出一套成熟的苗木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育出成品苗100万株,并形成示范基地,郎家园枣被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列为重点恢复的名特优品种。如今北京朝阳区、丰台区、昌平区等地的郎家园枣长得郁郁葱葱,北京市民又吃到久违多年的郎家园枣。
1998年,北农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开展了漆园村名特优品种西峰山小枣、马牙枣、尜尜枣等品种的恢复发展工作。漆园村是西峰山小枣、尜尜枣、马牙枣的主产地之一,面积2000余亩,由于一直处于粗放管理,技术比较落后,枣果产量也较低,品质达不到各品种应具备的品质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团队重点解决了影响枣果品质和产量的难题;通过实地培训,使枣农初步掌握了枣树生长关键时期的关键技术。专家教授也成为枣农心中的“枣财神”。
拥有三百多年的蜜枣种植史的北京平谷苏子峪村,过去是朝廷供品的生产基地,明清时期就远销海外,极负盛名,是20世纪70年代最后一个在果品市场上消失的北京名优枣品种。如今的北京山村苏子峪,远处梯田层层绿,近处沟峪绿如荫,村民说,这是教授接的“地气”。服务中,北农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长期下乡蹲点,有时,一蹲就是好几个月。他们在调查中发现,村民们习惯用杀虫剂对付病虫害,一发现虫害就打农药,大量使用农药损害苏子峪村“绿色果品”的美誉,病虫害依然屡禁不绝。为此,团队结合实际指导并传授果农安全果品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多种植物源农药、叶面肥、药肥等生物防治药品,在国内外发表20多篇论文,获得18项专利,“枣林害虫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满山遍野的枣树病虫害少了,“果林保护神”的美名也传了开来。
2003年,马池口镇辛店村的枣树已是种植的第4个年头了,“枣树当年就还钱”,可种了3年还未见果,果农就沉不住气了,有的甚至把责任推到镇干部身上,说是镇里给他们买的是“公”枣树。针对存在问题,王有年带领团队成员实地讲解、现场培训,与村里技术人员一起确定了技术实施方案。通过实施相关系列技术手段,当年“公”枣树就结果了,而且是硕果累累,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北农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一直承担着国家林业局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北京传统枣树品种的恢复发展工作,团队成员潜心研究枣树栽培管理技术和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参与起草北京市地方标准《枣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几乎北京各区县名优枣树的恢复发展,都融入了王有年和团队成员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把论文写在了农民的枣园里,把成果凝聚在农民的收获中。
在科技攻关的过程中,北农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的成长促进了个人的发展。近年来,团队共承担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4项,推广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共5项,发表论文156篇,合作出版著作4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建立多个生态标准化的果品示范基地。多名成员被北京市区县聘为农业专家,被中国科协聘为“科技套餐”专家和科技下乡团成员等。团队成员1人获高层优秀人员资助,1人获北京市优秀创新人才资助,3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人获得北京市名师称号,3人被外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
打造现代枣业盛景
针对我国枣产业遭遇发展瓶颈的局面,北农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开始大力开展研究,迎难而上,力图突破这一发展瓶颈。他们在国家和省部科技计划支持下,历经多年,与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多部门联合攻关,分别从实验设计、林间调研、室内实验、区域示范、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等多层面入手,进行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技创新。
他们在研究枣林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基础上,创建并完善了枣林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的数据库。构建了有害生物调查与测报防治的新方法,显著提高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管理的精准度。根据枣林不同季节和物候特点,创新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体系。
此外,他们还发现了控制枣林害虫的环保新物质,为天然活性物质的开发与无公害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奠定了基础。这一研究项目在应用生态调控理论综合治理枣林有害生物得到业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国内外虽然在有关枣林高效生态调控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始终没有把整个枣林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有害生物的分布、发生及数量消长,探讨枣林高效生态调控的理论与关键技术。而北农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的研究,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对枣产业整体上的把握和研究,他们创建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的推广应用体系,克服了盲目使用化学农药的弊端,改变了枣林传统的经营模式,解决了枣林有害生物一直制约枣树发展的重大瓶颈,提升了枣果品质与环境保护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为生产无公害枣果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们在枣业领域所作的努力,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推动了果树产业的进步与提升,并以领先的技术保持了我国在果树产业高效管理的优势与领先地位。
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北农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他们不是在果园搞科研,就是埋头于实验室。为了尽早取得研究成果,全体团队成员主动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往返奔波于基层,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大量问题。他们采用了边调查、边试验、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方法,最终研究出了简便、易行、高效、经济、安全的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
如今,在整个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红枣挂满枝头,比以往更显丰硕。项目获奖后,王有年把所有荣耀都归功于团队的集体努力。他说:“这应归功于北京市‘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学术创新团队锤炼出的能钻研、能协作、能攻关的精神,归功于学术创新团队凝练坚守的研究方向。更应该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研究和技术推广人员,因受奖励名额所限,许多人的名字没能在证书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