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中国高等教育】以特色促发展 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

时间:2013-12-18 作者: 来源: 浏览:

 

以特色促发展  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

王慧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是各地方高校都要思考的命题。作为北京市属高等农业院校,近年来,北京农学院紧密围绕北京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工作,探索与其他农业院校鲜明区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途径,把握机遇,创新机制,以特色带动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多科融合、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

    一、瞄准区域和行业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却是每所高校必须思索的命题。学校近年来以区域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调整传统专业,以学生收获为目标,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一二课堂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致力于为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1.从区域和行业需求出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在实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构想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下,北京提出“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城乡统筹思路建设新农村、适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要求培育新型农民”的“新三农”发展目标,确定了首都走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把首都农业作为世界城市的特色产业、首都生态宜居的重要基础、城市高端农产品供应和应急安全的基本保障。在北京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培养大批适用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人才则是关键。北京的特殊地位和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要求作为市属农林本科院校的北京农学院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多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紧密围绕区域和行业需求变化,通过六次全校范围的教育观念大讨论,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层次定位上区别于在京央属农林大学,农业内涵上有别于其他地方农林院校。将学校科学定位为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基地、科研成果转化与新技术服务基地、国内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交流平台,并明确了“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致力于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使服务区域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引领学校新时期办学的指导思想。

    2.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内涵

    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学校重点打造农学、工学和管理学三个主干学科门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5大学科群、7个一级学科。学校紧密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定位与需求设置了本科专业,建设了园艺、动物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3个国家级、6个省部级特色专业。

    面对北京高等教育率先步入大众化阶段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形势的需求,学校主动调整了专业结构和内涵,使之更加适应都市农业产业发展和功能定位。为突出农科特色和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整体优化,学校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落脚点,一方面对传统专业加以改造,将农学、园艺等专业改造为以种业生产、设施栽培、观光休闲为核心的都市型植物生产类专业;将畜牧、兽医专业改造为以小动物为主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一方面将非农专业与优势农科专业有机结合,彰显群体特色。在深入分析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学校逐步新增了农村区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农业信息化方向)、包装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等彰显和拓展都市农业复合功能的新专业,打造了具有鲜明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集群,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3.以学生收获为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学校不断完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解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关键问题的能力。依据人才需求和专业变化,学校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学校推行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3+1”(3年优化的理论教学+1年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2+X”(每学年两个长学期+X个活动小学期)的学期制。为了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学校统筹校内教学和科研资源、借助校外基地资源,构筑了立体化多层次的综合实验实践教学平台,这个平台由以实验能力提升为主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的大学科技园、实施学科竞赛和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组成。同时建立了“推广教授+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教师+社会兼职导师”的实践教学队伍,保证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和充足优良的实验实践教师队伍,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和综合应用能力。近两年,学生在各类科技、文艺、体育竞赛活动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30 多项,其中一等奖30 多项;学校连续5 年就业率96% 以上,今年本科毕业生签约率达93%,国际学院“3+1”模式培养的学生中有70%~80% 毕业生考取国外研究生;中英合作办学项目获得英国QAA(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高度评价。

    二、应对行业和产业需求,融入科技创新主战场

    作为地方农业高校,学校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应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应积极开展与地方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相结合的应用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学校注重与产业发展需求、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相衔接,明确了农业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科研定位和方向。围绕这一定位和方向,学校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团队,以区域和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研究重点开展科技创新,逐步融入科技创新主战场。

    1.基于需求分析,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注重与产业发展、社会就业需求、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相衔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并结合自身积淀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搭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学科交叉、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按照世界城市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的需求,构建了5大学科群,学科群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以农科为特色和优势、农工管三大学科为主干、其他非农学科为补充的多学科交叉联合科技攻关优势以及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会贯通,为申报涉农类重大科技项目和开展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在一级学科研究平台的基础上,学校依托学科群构建了植物学科群支撑的农业应用与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动物学科群支撑的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和食品学科群支撑的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都市农业(北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林经济管理与文法学科群支撑的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等多学科交叉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在此基础上,学校又面向产业技术重大需求构建了重点领域创新平台,面向产业技术需求重点攻关。借助市农委的支持,学校整合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和都市农业研究所等软科学研究资源,建设都市农业研究院,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战略、理论和实践形式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借助中关村园区政策,整合农业应用与新技术、兽医学(中医药)、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以及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等理科研究资源,建设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

    2.以需求为导向,组建优势科研团队

加强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需要在以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模式,开拓组团作战的新局面。为此,学校提出了实施“学科+ 团队”的建设模式,面向北京市重点领域和重大科技需求,选拔优势创新团队,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凝聚各种学科建设资源,营造积极的学术气氛和团队文化,提高协作能力,团体攻坚,提升科研能力。

    随着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不断融合,学校以7个一级学科29个研究方向为载体的学科团队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引导鼓励以教授(研究员)为核心、以学科方向为依托,组建创新团队;进而瞄准北京市重点领域和重大科技需求,选拔优势创新团队。目前,学校已组建44个创新团队,选拔出16个优势创新团队。一改单兵作战的局面,取长补短、发挥群体智慧,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科研能力。同时密切关系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避免了科研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3.贴近行业和产业需求,开展科研攻关

    学校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贴近行业和产业需求。两年来,学校有1 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3人入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其中1 人担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13 人担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北京市已建设的8 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中有5 个团队中有北京农学院的专家,这标志着学校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密切融和了北京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并已融入了北京市行业和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近3年来,学校共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52 项,其中“973 计划”前期1 项、子课题1 项,“863 计划”1 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 项、子课题6 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专项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 项。学校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涉及作物、园艺、兽医、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植物保护、畜牧、农业资源与环境、法学等研究领域。学校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沟域经济理论等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服务;学校专家在果实发育机理研究领域发表的国际同行业高水平论文,被《植物学报》列为2011 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之一;学校的肉牛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治疗细菌性疾病中药成分复方制剂、设施果树生产关键技术、燕山山区板栗有机生产关键技术、生菜周年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以及青贮玉米、小豆、海棠、丁香、百合、串红等作物和花木品种在国内同行业中显现出优势和特色。近3 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 项,省部级奖励13项。为解决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推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对接多方需求,推进特色社会服务

    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是高校彰显社会服务功能的切入点,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地方高等院校要拓展其社会服务的职能,惟有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为区域和行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取得更具现实意义的成果。学校近年来面向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对接多方需求,加强了从技术转移到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从面向政府职能部门到服务企业、从服务中央部委到结合地方需求的社会服务基地建设,逐渐形成了从服务地方政府、农村基层到服务企业,从提供政策咨询等“软服务”到提供技术支持等“硬服务”的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特色社会服务体系。

    1.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服务地方政府

    地方高校真正地融入社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学校有效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和综合优势,注重同各级政府建立密切的互动合作关系,同时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好的政策、经费支持和空间,推动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012年9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农业局签署协议共建北京农学院,开启了学校与行业部门更加紧密深入的合作,有利于学校更广泛地服务政府和行业部门,切实增强服务首都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学校以都市农业研究院、新农村研究基地、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开展相关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十五”期间,学校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和实践,开展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可行性分析,支撑了政府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决策——《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十一五”期间,学校继续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和发展模式研究,2009年市农委将“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挂靠学校,学校受委托主持完成“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支撑了政府关于沟域经济的决策;“十二五”期间,学校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深入发展研究,2013年市农委将“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乡镇管理办公室”挂靠我校,推进都市农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示范乡镇建设有机结合。

    2.对接行业前沿需求,服务涉农企业

    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为重点,与产业和涉农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联合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培训技术人才、共同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等方式,在服务涉农企业的同时推动学校自身发展。

    近两年,学校陆续与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兽药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德清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与北京雷力公司合作成立生态环保型海藻活性物质应用技术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农业生物制品与种业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也陆续落户学校,学校大学科技园内入园企业达到18家。学校在发挥人才资源、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方式服务企业,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加准确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通过搭建技术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使得学校的科学研究延伸到企业。近年来,禽用保健型中兽药关键技术、“天然洁蛋”的生产技术、规模化养殖小区粪污资源化关键技术、微型农药残留速测仪,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快速检测方法等学校的新技术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在企业中得以转化,学校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促进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机制,积极搭建学校科技研发与行业发展之间的“桥梁”,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

    3.对接产业一线需求,服务一线基层

    学校坚持以服务“三农”求生存,以奉献“三农”谋发展,创建实施了“政产学研推”服务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模式,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有效途径和机制,为一线基层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使农业人才在农村落地,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切实解决农业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学校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并出台一套社会服务工作管理制度,明确社会服务的目标、宗旨、途径、措施等,使广大师生在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时有章可循。学校还率先实行推广教授制度,以此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使社会服务工作在有序的状态下持续运行。

    学校与北京延庆、门头沟、密云等京郊区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地方开展应用研究,推进社会服务。通过送技术下乡、培训技术人员等方式,把先进的理念和实用技术真正推广到基层一线单位。学校与延庆县等京郊区县合作构建了“1(学校专家)+1(区县专业技术人才)+X(农村实用人才)”农业服务推广体系,开展了“双百对接活动”(即学校党支部与创新型乡镇党支部对接),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专家、推广教授、重点农户、农业高级推广人才及村官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了由高到低的“传帮带式”农村人才培养链条,有效推动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学校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以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农业应用与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都市农业(北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安全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综合试验站为平台,切实发挥为行业基层服务的功能,以学校各学科、各重点实验室研发的技术、品种、产品等为动物生产、植物生产、循环农业、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产业的发展服务。三年来共推广和转化农业技术和成果280项,帮助京郊100多个村镇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0000余人次。 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仅2013年上半年就承接农业部和市农业系统培训12期,共培训1000余人。

    【作者:北京农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