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对新形势下努力办好地方高等农业教育的思考

时间:2013-03-15 作者:郑文堂 华玉武 高建伟 来源:农学院 浏览:

 

         

   

对新形势下努力办好地方高等农业教育的思考    

郑文堂 华玉武 高建伟    

摘 要: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7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上的重要讲话,作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要提高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必须不断增强持走特色办学、科学发展、改革开放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关键词:地方高等农业教育;胡锦涛7·23讲话  

   

      2012·11胡锦涛总书记在7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上发表了主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的重要讲话,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了“中特色”、坚持了“科学发展”、坚持了“改革开放”。作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习这篇重要讲话最深刻的体会是,提高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必须不断增强坚持走特色办学、科学发展、改革开放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长盛不衰,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特色”,坚持走自己的路。同样,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讲,强化大学的办学特色,以此来推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始终是各个国家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战略重点。  

      大学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才有竞争力。从根本上说,“走特色办学的道路”解决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地方农业院校来讲,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应该是简单的规模和层次,而应该是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走特色办学的路线也是地方农业院校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由高等教育共性同本校个性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其内涵由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建设定位、科学研究定位、社会服务定位、发展目标定位诸方面的本质属性所构成。例如,北京农学院自1956年建校以来,经过几代人逐渐探索,日益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始终坚持面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突出农科特色和优势,逐步形成了农科为主、农工管学科为主干、多科融合的办学格局;明确了有别于中央农林院校和地方农职院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为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输送了新型人才。学校之所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就在于学校始终坚持特色立校,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跟风、不图大,只求特、只图强。  

      综合分析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形势,继续推进特色办学道路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着高等农业教育如何适应实践、理论、民族、时代要求的挑战。能否牢牢把握机遇,科学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学校能否确立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办学目标和服务面向等一系列因素。  

二、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强调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积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这对于地方农业院校的科学发展来讲,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在此情形下,地方农业院校应处理好三种关系,强化三种意识,推动科学发展。  

      一是处理好“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的关系,强化“质量至上”意识。过去收到计划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平均发展水平。因此,地方农业院校更需要正确处理自身“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之间的平衡,强化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间的有机统一,既注重外延的拉动作用,更注重内涵的聚力功能。诚然,质量、结构和效益,需要有一定的规模为墓础,过小的规模将无法实现群组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农业院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但脱离质量、结构和效益,盲目追求数量,盲目的追求“升格”“铺新摊子”,就好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会走向衰落和消亡。  

      二是处理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强化“育人为本”意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地方高等农业院校都坚持把教学放在了首要位置,过分注重教学而忽视了科研和社会服务,忽视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在人才培养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实际上,大学的三项功能中,教学是传授知识和技术,科研是创造知识和技术,服务是将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并转化为生产力。三者共同形成一个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氛围,体现的是知识和技术从创造、传播到应用的全过程,这在地方农业类院校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地方农业院校要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在“育人”和发展过程中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树立“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物化三者融为一体”的大学科学发展观。  

      三是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的关系,强化“学术至上”意识。对于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来讲,亟需平衡行政和学术两种权力。同时,地方农业院校和其他类型的高校一样,都普遍存在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不平衡,存在着行政代替学术、学术服从行政等不良倾向,破坏了学校的学术自由氛围。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并不意味着此消彼长,而是既要强化学术的崇高地位,又要强化行政对学术的保障和服务功能,通过规范的行政管理保障学术活动的顺利、有效实施,最终的目标是真正实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科学体制机制。  

三、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样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从根本上缓解和解决制约高校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所指出:“社会塑造了大学,大学也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适应这种变化需求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改革开放。  

      1.地方农业院校要通过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首先,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机制,为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地方农业院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制度保障。其次,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干部和人才管理体制,为发展注入活力。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建设一支政治素养好、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是地方农业院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要切实加强对人才强校工作和整体师资队伍建设的统筹和推进,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再次,通过改革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地方农业院校更应该结合自身鲜明特色,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工作创新,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追求、学术发展、情感交流、生活帮助等各方面的需求纳入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范畴,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2.地方农业院校要通过开放为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第一,坚持对内开放,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调动校内一切积极因素,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要深入研究具有农科特色、体现农科传统的统战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积极参与,统战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和院系各负其责、统统配合的统战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凝聚和发挥民主党派在地方农业院校发展中的智慧和作用;要注重发挥群团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和保障工会结合农科特色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在加强依法治校、科学发展和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工会教代会在教育引导职工“三农”情怀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坚持对外开放,以“包容万象”的视野,积极调动社会各方有利因素,为学校发展出谋献力。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院校来讲,地方农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受到传统的小农思想的影响,从而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办学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办学思路和发展空间。地方农业院校要从创新和完善学校办学体制机制着手,充分借助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优势,努力拓宽办学途径,为发展赢得机遇、拓展空间。